二卷。清汪立名辑《唐四家诗》本。卷首有尤侗和汪立名序。尤序高度评价了王、孟、韦、柳四家诗的艺术成就,汪氏阐明辑四家诗的原因。无目录,上卷收五古63首,七古5首,五言排律37首,下卷收五律129首,七律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本谓百姓爱护召伯所植的甘棠树,后因以“遗棠”为称颂召伯盛德惠政之典。蔡希叔《陕中作》:“川原余让畔,歌吹忆遗棠。”
【生卒】:约787—854【介绍】: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先曾居润州(治今江苏镇江)。郡望高阳(今属河北)。排行七。许圉师五世孙。幼能诗。永贞元年
【介绍】:元稹作。阳城,唐德宗时人,家贫苦读,与兄弟友爱,不慕仕进,隐居山野,远近仰其贤名,从学者甚众。乡邻遇有诉讼之事,辄请其裁决。德宗屡召,拜为谏议大夫,至任但以诗酒自娱,不谏朝廷得失,令士庶颇为
【介绍】:渤海国(今辽宁、吉林部分地区)僧人。宪宗元和九年(814)随渤海国使王孝廉出使日本。次年五月,归国渡海时船破,王孝廉溺死,仁贞复返日本。《全唐诗补编·补逸》存其在日本所作诗1首。
【生卒】:646—720【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弘度,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盐官镇)人。幼孤贫,励志好学。及长,尤精《三礼》及《史记》。举明经,累除国子博士。中宗景龙三年(709),迁国子司业,兼修
【介绍】:韦应物作,写于代宗永泰中弃官洛阳丞寓居同德寺时。同德寺,在洛阳。诗写孤居寺中所睹风雨之状及雨后景象,抒写用世恋阙心态。触景生情,感慨深沉。
古印度国的别称。因佛教产生于印度,故亦用为佛或佛法的代称。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太底宗庄叟,私心事竺乾。”
东汉末,渔阳、上谷二郡以骑兵精锐而闻名,吴汉曾劝渔阳太守彭宠率渔阳、上谷二郡突骑归附刘秀。见《后汉书·吴汉传》。后因以“渔阳突骑”谓朝廷的精锐部队。杜甫《渔阳》:“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生卒】:793—865【介绍】:唐代辞赋家。字梦锡。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幼好学能文。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初官曹州冤句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充魏博节度判官。咸通三年(862)授慈州刺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