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明改俗
《后汉书·张奂传》载,张奂字然明,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治理有方。河西风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后因以“然明改俗”美称州郡长官施行惠政。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后汉书·张奂传》载,张奂字然明,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治理有方。河西风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后因以“然明改俗”美称州郡长官施行惠政。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又名鹳鹊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因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王之涣《登
上下;行止。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攀援悬根木,登顿入天石。”
①地名。在今苏州市吴县,西临太湖。顾在熔有《题光福上方塔》诗。②坊名。在长安皇城南门外郭城。白居易有《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诗。
【介绍】:李贺作。此诗当是李贺最后的“绝命篇”。元和十一年(816)秋,贺重病于家中,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乃整理诗稿,编订成册,但疑其难以传世,乃感而赋此诗。在凄风苦雨的秋夜,桐风惊心,络纬啼鸣,自
【介绍】:任涛残句。诗写闲适、任性之生活情趣。露水重而沙鹤不堪忍受而飞起,人则卧于钓船之中任其随波逐流。人、鹤对比,以见其志。
【介绍】:唐代诗人。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归河东后,卢纶有诗相贺。后曾为岭南节度掌书记,试大理评事。贞元十八年(802)擢邕州刺史、邕管经略使。《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二年(759)三月。题云《无家别》,犹言无家可别。通篇是一个再次被征服役的单身汉的独白,可分两段:上段14句写老兵归来所见家乡惨状,下段18句写老兵重被征召服役时的复杂心情,沉痛
比喻才德出众的人往往容易遭到众人的打击。语出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即《紫芝歌》。卢照邻《七日登乐游故墓》:“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参见“紫芝歌”。
指天下统一,人民安居,四海之内如同一家。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一:“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参见“四海为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