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裴潾

裴潾

【生卒】:?—838

【介绍】:

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以门荫入仕。宪宗元和间,历右拾遗、左补阙、起居舍人,十四年(819)因谏阻宪宗服方士丹剂贬江陵令。穆宗时,擢兵部员外郎,历刑部、考功、吏部郎中。敬宗宝历初,迁给事中。文宗大和四年(830)出为汝州刺史,坐事贬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迁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改刑部侍郎,为华州刺史。开成元年(836)召拜兵部侍郎,出为河南尹,不久复任兵部侍郎,卒赠户部尚书,谥曰敬。新、旧《唐书》有传。潾善书法,有诗名。《全唐诗》录其诗15首。

【生卒】:?—838

【介绍】:

唐代诗人、编选家。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以门荫入仕。元和初,累迁右拾遗。转左补阙。十二年(817),因谏止宪宗以宦官为馆驿使,迁起居舍人。十四年(819),谏宪宗罢方士,贬江陵令。穆宗即位,拜兵部员外郎。累迁吏部郎中。宝历元年(825),拜给事中。大和中,累至刑部侍郎。开成元年(836),转兵部侍郎。二年(837),为河南尹,复为兵部侍郎。三年(838)卒于任。为人以道义自处。善隶书。工诗。《白牡丹》(一说天宝中人作。或作裴士淹诗)讽谕时俗,寄寓高洁情怀,为传世名篇。大和八年(834),仿《昭明文选》编《大和通选》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所选偏隘,不为时论所称。另有《大和新脩辨谤略》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三》),并佚。《全唐诗》存诗十五首,《全唐文》存文三篇。《谏信用方士疏》指斥服丹求长生之谬,是唐代名疏。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殷文圭诗集

    诗集。唐殷文圭撰。殷氏著作,《崇文总目》、《通志》、《宋史·艺文志》等著录有多种诗文集,《登龙集》十卷、《冥搜集》二十卷,均为诗集。《直斋书录解题》又著录《殷文圭集》一卷。其集在宋明时期颇多散佚。传世

  • 徐至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贞元十七年(801)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五。

  • 青囊书

    指道家典籍。语本《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 白纻

    亦作“白苎”。①本谓白色苎麻,代指苎麻织成的布。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戴叔伦《白苎词》:“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②乐府吴乐曲名。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 安堵

    犹安居。戴叔伦《过申州》:“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 北门

    ①喻指北部边防要地。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保厘东宅静,守护北门牢。”②《诗·邶风》篇名。序云:“《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以为忧郁不得志之典。徐彦伯《拟古三首》之三:“无作北门客,咄咄怀

  • 迎车雉

    晋代萧芝性至孝,除拜尚书郎时,有数十只雉鸟在他的车旁鸣叫。见晋萧广济《孝子传》。后因以“迎车雉”为咏郎官之典。钱起《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 温李

    唐代温庭筠、李商隐的并称。二人有交往,同工骈文,风格缛丽,齐名于晚唐,号“温、李”;又均擅长诗歌,风格藻丽,亦齐名于世,唐末皮日休《松陵集序》已有“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语。后人并称“温、李”,

  • 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

    【介绍】:高适《答侯少府》诗句。刍狗,古代结草为狗,用于祭祀,祭后则弃之。后以喻轻贱无用之物。二句用触目惊心的事实,深刻揭露了边防士兵所受的非人待遇和连年边战中的惨重死亡。

  •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介绍】:高适作。写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时作者任彭州刺史。裴员外,即裴霸,先后任吏部员外郎、金部员外郎,其父辈兄弟八人皆有声望。这首以诗代信的酬答诗,回顾了与裴员外(霸)的深厚交谊,同时叙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