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古体诗合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在近体诗定式以前古人作诗是无所谓入律不入律的,唐及唐以后诗人作古体诗,是尽量避免入律的。但也有受近体诗影响作古体诗而兼有近体诗特点的。参见“入律古风”。
舍弃;抛弃。元稹《江陵三梦》之一:“君复不喜事,奉身犹脱遗。”
①抚剑。表示敌意和将要出击之势。李白《塞下曲六首》之六:“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邹阳于狱中上书梁孝王曰:“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
【介绍】:王维作。见《息夫人》。
【介绍】:卢照邻作。古意,是六朝以来诗歌中常见的标题,表明这是拟古之作。诗借汉说唐,托古讽今,揭露了当时京都长安统治集团和上层贵族的骄横和奢靡,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诗中抒情颇有不平之慨,基本上突破了宫
佛教指像法的末期。佛教有正、像、末三时,像法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刘禹锡《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引:“释子慧则,生于像季,思济劫浊,乃学于一支
本来,原先。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之二三:“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
《晋书·潘岳传》载:潘岳字安仁,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用为美男子得女子爱慕的典故。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齐宫词》末二句。据史载,齐东昏侯曾摘取华严寺的玉九子铃来装饰潘妃的宫殿,九子铃既是齐主荒淫亡国的见证,又是梁宫新主淫乐相继、重蹈亡国覆辙的预兆。作者匠心独具用此微物串连齐、梁两
【介绍】:唐代小说家。瓌,又误作怀。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末人。撰《抒情集》二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该书多记晚唐诗人遗闻轶事,为唐人笔记小说集较知名者,已散佚。《太平广记》、《能改斋漫录》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