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恨歌

长恨歌

【介绍】:

白居易作。元和元年(806)冬,作者刚到盩厔(今陕西周至)任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道古论今,谈及唐玄宗杨贵妃悲欢离合故事,不胜感叹。根据王质夫提议,作者写成此诗,陈鸿作了《长恨歌传》,诗、传相得益彰。此诗为七言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抒情成份很浓。诗从玄宗重色、杨贵妃承恩受宠写起,至安史乱起,玄宗荒淫误国,贵妃缢死马嵬坡。作者对玄宗、贵妃纵欲行乐是揭露与批判的。然再写贵妃死后,玄宗对她的无时无刻的苦苦思念以及贵妃死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生动感人,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则充满了同情。关于此诗主题思想至今争论不止,或曰重在讽谕,惩戒君主勿为尤物所惑;或认为重在歌颂和同情李杨忠于爱情又遭生离死别的悲剧。“长恨”是此诗落脚点,是全诗中心。叙事波澜起伏,故事由实入虚,因果明确,过渡自然无痕。构思精巧独特,语言华美,音韵铿锵,人物塑造鲜明生动,诚为千古绝唱,代表了白居易诗歌创作最高艺术成就。白居易生前即由此诗获得声誉,被称为“长恨歌主”,自夸“一篇长恨有风情”。明代何良俊谓为“古今长歌第一”(《四友斋丛说》卷二五)。清代赵翼则云:“香山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李谪仙后一人而已……盖其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又有《琵琶行》一首助之,此即无全集,而二诗已自不朽”(《瓯北诗话》卷四)。此诗对后世小说戏剧提供了极好的题材。关汉卿《唐明皇香囊》、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屠隆《彩毫记》、洪昇《长生殿》等均由此诗衍化而成。

猜你喜欢

  • 秦医

    指扁鹊。姓秦氏,名越人,战国时名医。后借以泛指医术高明的人。韦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恍惚之中因有题》:“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 黄巢

    【生卒】:?—884【介绍】:唐代诗人、起义军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排行六。盐商出身。少以贩私盐为业。善击剑骑射,喜养亡命者。举进士不第。乾符二年(875)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五年(878)

  • 灵涛

    传说伍子胥屈死之后含恨未消,冤魂驾驭怒涛拥激江岸。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用为典实。徐凝《题伍员庙》:“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

  • 欧阳宾

    【介绍】:见欧阳膑。

  • 李贞白

    【介绍】:见朱贞白。

  • 敦煌话本

    敦煌遗书保存下来的话本小说,为数虽不多,却说明一个重要问题:话本并非始于宋代。远在汉魏时期已有说笑话,插科打诨,供贵族取笑的“侏儒”。《三国志》注引《吴质别传》云:“质召优,使说肥瘦。”至隋代侯白《启

  • 子虚

    指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问答,规劝汉武帝节制游猎之事。武帝阅《子虚赋》,深赏其才,拜为郎。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子虚”指奉献帝王的

  •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介绍】:李贺《官街鼓》末二句。意谓神仙也难免一死,只有鼓漏之声长久不绝。钱钟书评之曰:“谓仙寿长而有尽,不如宇宙之无穷。袁中郎《瓶花斋集》卷四《过黄粱祠》第二首云:‘不脱阴区苦奈何,仙官尘侣不争多。

  • 稚圭

    即南朝齐孔稚珪。稚珪生性风流,不乐俗世。在其居处,庭草不剪,内有蛙鸣。事见《南齐书·孔稚珪传》。吴融《西京道中闻蛙》:“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 填河

    相传每年七月七日喜鹊上天在银河上搭桥,以使牛郎织女过桥相会。后因以“填河”咏鹊。亦指男女相思。徐夤《鹊》:“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