簏,竹箱。晋代傅迪喜欢读书但不能仔细理解文意,刘柳只读《老子》一书。傅迪讥笑刘柳,刘柳反讥傅迪读书多但不懂文意,是个书簏。见《晋书·刘柳传》。后因以“书簏”比喻人虽然读书多,但不知文意,不会运用。李商
①幽暗貌;隐晦貌。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②深邃貌。韩愈《剥啄行》:“育育深堑,其墉其完。”③象声词。韩愈、孟郊《远游联句》:“灵瑟时窅窅,霠猿夜啾
倒覆之盆。晋葛洪《抱朴子·辨问》:“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后因以“覆盆”喻指蒙冤或处于困境。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
【介绍】:见元稹。
父亲的友辈。杜甫《赠卫八处士》:“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见“三平调”。
指唐代诗文之独特风格体式。一代自有一代之文学,比如唐诗,尽管有初盛中晚、李杜王孟等的不同与变化,但相比于宋诗,其侧重气象、重神韵、重意境、重抒情,大别于宋诗之理趣。“唐体”之称较早见于《宋史》,《宋史
山名。在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因沮水穿山而过,山形如桥,故称。相传黄帝葬于此地。《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三:“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徐夤《追和贾浪仙古镜
指仙人。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参见“姑射②”。
应璩初官侍郎,后为常侍,又为侍中,其《百一诗》以“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表述此事。李瀚《蒙求》:“马安四至,应璩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