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马诗二十三首

马诗二十三首

【介绍】:

李贺作。这是一组咏马诗。诗人运用历史上有关马的记述和传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勾画了多种马的形象,有品质非凡的骐骥,有矫健拂云的捷骏,有不遇明主的宝驹,有流落风尘的龙骓,有春风得意的小颈,有养尊处优的肉马……,诗人托物咏怀,寄托了自己的抱负和愿望,表达了自己的愤懑和不平。如清人王琦所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在马矣。”(《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二)这组诗形象生动,情致感人,写得非常出色。清人方扶南赞曰:“此二十三首,乃聚精会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辞,犹有老杜诸作之未至者。”(《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二)其风格清新自然,明白易懂,与他一惯的风格迥异。这二十三首诗,合观浑然一体,“一气盘旋”,分看则各有寓意,各有特色而独自成章。这二十多首诗当非一时之作,或是李贺自编诗集时集中在一起的。

猜你喜欢

  • 八蜡

    周代于建亥之月(十二月)农事结束后举行的祭祀名。因祭八种神,故称。八蜡为驱灾免患、祈求农业丰收的祭祀,后代亦沿用,然而其八神说法不一。详参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五》。魏徵《五郊乐章·肃和》:“八蜡已登

  •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介绍】:岑参作。一作《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写于进、出北庭途中,具体时间不详。该诗以苍凉悲壮的音乐伴奏为衬托,结合独具特色的边塞风物,从多方面畅酣淋漓地描绘了作者所见的一场新奇惊人的边疆舞蹈,

  • 张仲

    《诗·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为西周贤臣,对父母、兄弟孝敬谦顺。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雅歌张仲

  • 封抱一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曾任益州九陇尉、栎阳尉。善嘲谑,在栎阳时,有客过之,既矮,又患眼疾及鼻塞,抱一用千字文语作诗嘲之。《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四九、二五六引《启颜录

  • 想当施手时,巨刃摩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介绍】:韩愈《调张籍》诗中称颂李杜创作的名句;李白、杜甫动手创作诗歌时,就像大禹治水那样,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堙遏的洪水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雷硠(láng),山

  • 征怨

    【介绍】:柳中庸作。诗题一作《征人怨》。征人,指出征之人。诗写一个转战北地的征人怨情。首二句以叠字“岁岁”、“朝朝”见其征战不已、疲惫不堪之情状;末二句则转写征战中常见景色:白雪落青冢,黄河绕黑山。以

  • 樊迟稼

    樊迟,孔子弟子。《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后因以“樊迟稼”为务农之典。韩愈《县斋有怀》:“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 天柱山

    又名潜山、霍山、皖山、皖公山、万字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是江淮水系分水岭,以雄、奇、秀著称。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千岩万壑。有天柱、飞来等42峰,麒麟、熔药等16岩

  • 五采裳

    见“五彩衣”。

  • 王泠然

    【生卒】:692—725【介绍】:一作王冷然。字仲清,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五年(717)进士,九年登拔萃科,授将仕郎,守太子校书郎。移右威卫兵曹参军。开元十二年卒于所任。泠然善诗文,所著篇什,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