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兴中会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不久,孙中山与邓荫南等抵香港,适辅仁文社领导人杨衢云、谢瓒泰等有志反清,便与之结合。1895年2月21日(光绪二十一年一月二十七日)成立香港兴中会,对外称“乾亨行”,以做生意为掩护。兴中会的基本成员是华侨中的中小资本家、自由职业者、会党成员及部分劳动者。总会设在中国,分会散设各地。兴中会在宣言中说:当时中国正处于“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局之中,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决定“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入会的誓词则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来往于港澳、广州等地,鼓吹反清革命,筹措经费,扩大革命组织,准备于1895年10月26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九日)发动广州起义,后因事泄失败,孙中山逃离广州,陆皓东等牺牲。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孙中山派陈少白返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1900年10月(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又派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虽屡败清军,终因援军不继,被迫解散。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与光复会、华兴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

猜你喜欢

  • 多伦会盟

    为准备彻底解决噶尔丹叛乱和进一步加强对内外蒙古、特别是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政府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康熙帝答应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同意在喀尔喀蒙古三部

  • 谷城受降

    明末农民军张献忠部接受明朝政府招抚的事件。崇祯十年至十一年(公元1637年——1638年),农民军接连失利,起义转入低潮, 明将熊文灿总督军务进驻襄阳,主张招抚农民军。崇祯十一年四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

  • 捐纳

    清朝公开卖官鬻爵的一项制度。清代选官主要靠科举,另有捐纳为其补充。地主分子通过捐钱、捐米,现任官可以提级;降职、革职官可以复职;候补官可以优先选用;没有官职的可以取得官职。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

  • 北、南面官制

    辽代中央设置的两套官制系统。辽建国后,为适应北方游牧族和南方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汉人、渤海人的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自太宗继位后,在中央统治机构中正式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

  • 国民党

    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多革命党人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他们为了争取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获胜,以便组织责任内阁,实行“政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力量。1912年8月由于宋教仁等人的积极活动

  • 宗泽守汴

    宗泽,字汝霖,宋金战争中宋朝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靖康时曾在磁州(今河北磁县)招募义勇,力阻金军南下。后又率部进援京师,屡挫金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以七十岁高龄,被李纲推荐受任东京留守、知

  • 算学馆

    唐代在国子监下设置的数学教育机构。隋代始行科举制,在国子寺设算学, 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进行数学教育。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在国子监设算学馆, 由算学博士教习数学,学生三十人。

  • 中法和议草约

    见“中法停战条件”。

  • 赵丑厮、郭菩萨起义

    元朝中期河南农民起义。首领赵丑厮、郭菩萨,河南息州(今河南息县)人。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六月,赵丑厮、郭菩萨宣传弥勒佛当有天下,号召人民起义。朝廷闻报,命宗正府、刑部、枢密院、御史台及河南行省官

  • 西周

    ①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传十一代十二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杀害为止。参见“周朝”。②古国名。战国初年,周考王(前440年——前426年在位)分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