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明神宗时期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张居正(公元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 世宗时进士,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入内阁,神宗即位后,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因神宗年幼,国事都由张居正主持。其时军政败坏,财政破产,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严重。为巩固地主阶级专政, 张居正从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进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 “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他针对上下姑息为政,百事推诿的腐朽吏治,提出“考成法”,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官吏的“用舍进退,一以实功为准”,裁汰了一批因循守旧的官僚。在军事上加强边防要塞。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守蓟门,派李成梁镇辽东。同时,张居正还积极采取与蒙古族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使明朝北部长期保持安定的局面。在经济上,清丈土地,改变赋役制,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下令清查全国土地,限三年完成,清查结果,垦田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较孝宗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增加近二百八十多万顷。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实行赋役改革。万历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起用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张居正改革,在富国强兵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但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强烈反对。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不久,遭权门攻击,家产被抄,家族遭迫害,改革措施渐被破坏。

猜你喜欢

  • 海陵迁燕

    金建国后一直以完颜部女真肇兴之地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为统治中心,经营东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女真族封建化,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锐意与女真旧俗决裂,把汉族地区作为统治重心。天德三年(公

  •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反动官僚政客集团,其首领为梁士诒。清朝末年,梁任邮传部铁路局局长,把持交通事业,1908年,以交通款项成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积极拥

  • 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发动的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一次政变。李渊在建唐过程中,多得力于李世民的谋略和征战,但李世民排行第二,按照封建的皇位继承传统,李世民不能承袭皇位。长子李建成虽被立为太子,但他妒嫉李世民

  • 五户丝

    参见“科差”。

  • 郑躬起义

    汉成帝时广汉郡(汉代辖境相当于今川北、甘南、陕南一带)农民起义。成帝时,统治集团荒淫腐朽,赋敛沉重,百姓饥馑,流离道路。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广汉(治今四川梓潼)钳子(亦称钳徒)攻破监牢,救出死罪

  • 移宫案

    明末“三案”之一。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 光宗死,熹宗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与郑贵妃有密切往来,想利用熹宗年幼,把持政权,进住乾清宫,意在垂帘窃权。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上疏请李选侍移宫,离开太子

  • 麟台

    官署名。武则天天授年间(公元690年-692年),曾将秘书省改称麟台,秘书监改称麟台监。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秘书省”。

  • 宋申锡案

    唐文宗本想用宋申锡诛灭宦官,结果宋申锡反被宦官诬陷一案。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李宗闵推荐牛僧孺共同为相,牛党掌权,依附于宦官, 排挤李党,文宗乃选用宋申锡为相,密谋诛灭宦官。大和五年,宋申锡引吏

  •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领导者为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巫教首领钟相和龙阳(今湖南汉寿)农民杨么(本名太)等。自徽宗时,钟相即以行医为名,利用宗教组织农民,宣传“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自谓“有神灵

  • 焦山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贾似道所率宋军主力在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失败后,元军进占长江下游地区。七月,宋张世杰、刘师勇、孙虎臣等以巨舟万艘泊于镇江(今属江苏)之焦山江面。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