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晚期,赵国大臣触龙说服赵太后同意送其少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故事。赵惠文王于公元前266年卒,太子丹立,是为赵孝成王。时赵孝成王年少,政事由赵太后掌管。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秦国急于攻打赵国,攻占三座城邑。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 “必定以长安君做人质,兵才出。”赵太后不肯,大臣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臣下: “有再说令长安君做人质者,老妇必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愿意会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触龙先动之以情,以委婉的言词与和悦的态度,从关心赵太后的身体和双方的饮食、走路说起,然后喻之以义,说明诸侯子弟不可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否则“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的道理,赵太后终于同意派其最爱怜的少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猜你喜欢

  • 女真文字

    女真族初无文字,族内交往及与邻族交往则使用契丹或汉文字。金建国后,太祖始命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而成的契丹文字拼写女真语言,创制本族文字,关于天辅九年(公元1119年)八月正式颁行,是为女真大字;熙宗

  • 定海、镇海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841年9月26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率军进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士兵英勇抵抗,英舰二十九艘围攻六昼夜,清军浴血苦战,三总兵先后壮烈牺

  • 汪直专权

    宪宗时宦官汪直专权,又提督西厂事。威势倾天下,罗织数起大狱,使官吏无辜受屈者甚多,甚至连“民间斗詈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以致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汪太监而不知有天子。

  • 大齐

    唐末黄巢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军攻克长安, 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定都长安。大齐政权依唐旧制,中央设太尉及中书、门下、尚书等三省长官,以总朝政。又设军容使、枢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中国旧历甲午年,故称中日甲午战争。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富有封建性与侵略性,极力鼓吹向外

  • 贞祐和议

    金宣宗时与蒙古达成的一次和议。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南下,掳掠华北广大地区,再次进逼中都(今北京)。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八月,权右副元帅胡沙虎发动政变,卫绍王被杀。胡

  • 中书省

    官署名。秦、汉初置中书谒者,汉武帝时以宦者为中书令,西汉后期改以士人为中谒者令,皆系皇帝侍从,掌传宣诏命,并非行政机构。曹魏时置中书监、令,始立常设机构,秉承君主旨意,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后称中书省。

  •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乘机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又软硬兼施,诱胁革命方面妥协,觊觎全国政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积极给以配合。由英驻汉口领事出面“调停”,首先与革命方面达成武汉地区

  • 武胜城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西夏梁太后与外戚乙埋执政后,采纳汉官景询建策,谋发兵控制河西地区。天赐礼盛国庆四年(公元1072年)闰七月,出兵进攻吐蕃所据之战略要地武胜城(今甘肃临洮)。吐蕃首领瞎药战败,正欲弃

  • 远交近攻

    战国时范睢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 即结交远邦,进攻近邻。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相国穰侯魏冉使客卿灶(一作造)攻取了齐国的刚(今山东宁阳东北)、寿(今山东东平西南)两地。魏国人范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