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一幅集续编

一幅集续编

十二卷。清项淳(详见《一幅集》)撰。本书是项淳庚戌至甲寅年间所撰。与《一幅集》正编不同的是,正编以编年定次序,本书以经分卷:《易》、《尚书》、《诗》、《春秋》、《礼记》、《周官》、《仪礼》、《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性理》,各为一卷。书前有程瑶田序及《项先生祠堂碑记》,赵翼所题五古诗,门人刘椿所撰传略,以及刘椿与项淳之子项峤所写的跋。项淳笃信朱熹,因此在性理方面,大都力主程朱遗书与文集,而以宋元明诸儒为参考。在制度、经术方面,则力主《三通》、《大学衍义补》,兼及汉唐以来之说,甚至有陶渊明、邵尧夫、李泰伯、陆放翁的诗,李空同、朱竹垞的文章,程让堂(瑶田)的《亦政录》。而青士、双鹊之类的本身琐事,也杂入书中。这主要是举自己感到亲切的事以印证经书。这种不遗于一理一事的方法,又不仅仅是求之于史了。末篇论姚江良知之学,排斥王阳明而尊崇程朱,这是本书的深旨所在。有嘉庆十二年刊本。

猜你喜欢

  • 书目答问

    不分卷。清张之洞撰。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著名目录学家。同治二年(1863)一甲三名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卒后,谥文襄。该书为其督学四川时,令其幕

  • 少微通鉴节要

    五十卷。宋江贽撰。贽字叔直,崇安(今属福建)人。政和中,少微星现,朝命举遗逸之士。有司以贽应诏,贽辞不赴,赐号少微先生。是书取司马光《资治通鉴》删存大要。然首尾赅贯,究不及原书,该书又名《通鉴纂要》,

  • 神异经

    一卷。旧题东方朔(前154前93)撰。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西汉文学家。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超次擢用。朔上书,高自称誉:“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

  • 律吕纂要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前无序,后无跋,分为上下二篇,每篇各有十三说,大意是以为律吕之要义在于声音的高下长短,上篇阐述声音的高下之节,下篇阐述长短之度,全书好象是清人节录《律吕正义》以便于记忆诵读之作。是

  • 永平府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李奉翰、顾学潮修,王金英纂。李奉翰,字香林,奉天正蓝旗汉军人。监生,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永平知府。后升江南松太道。顾学潮,字小韩,江苏元和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副贡。

  • 杨家将传

    见《南北两宋志传》。

  • 隆平县志

    九卷。明陈所学纂。陈所学,江南太湖(今属安徽太湖县)人,曾任镇江府训和隆平知县。万历十六年(1588)隆平县令林天秩创修县志。崇祯二年(1629)陈所学任知县后,“乃踵前志续葺之”,历二月而书成。明崇

  • 春秋集解

    十二卷 附 春秋集解绪余 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清应撝谦(详见《周易集解》)撰。《春秋集解》节录《左氏》、《公羊》、《穀梁》以及胡安国《春秋传》,并引其余诸家之说,互为参证,然后作者再行折衷,提出自己

  • 春秋道统

    二卷。不著撰人。卷首有乾道八年(1172)晋江傅伯成序,称为刘绚所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载刘绚《春秋传》十二卷,“所解明正简切”,而此本只钞撮《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国语》及略采

  • 中庸解

    一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是书大旨与《大学解》相同,也用三大支之说,只诂义处,名理络绎。如谓知性,则知《中庸》所自来;知道,则知《中庸》所在;知教,则知《中庸》所由成。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