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礼图

三礼图

① 四卷。明刘绩(生卒年不详)撰。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镇江府知府。为《礼》作图,始于后汉阮谌,之后有郑玄、夏侯伏朗、张镒、梁正及隋文帝开皇年敕撰之礼图,宋聂崇义又集此六家而成《三礼图集注》。刘绩据宋陆佃《礼象》、陈祥道《礼书》、林希逸《考工记解》、《宣和博古图》等而成此书。是出于宫室制度、舆轮名物等图以解之,而房序堂夹之位,輢较贤薮之分详加分析。其他珽荼曲植之属,有七十余处增旧图之未备,于聂(崇义)林(希逸)之图都可拾遗补缺。所采陆、陈诸家之说,去取颇为谨严。然为刘氏所着力据为本者之《宣和博古图》,却为疏漏颇多之作,其揣摩近似,强命以名之失为洪迈等人所指摘。刘氏以汉儒为弃作,故依《宣和博古图》,遂沿其讹,被后学者视为颠倒。有《湖北先正遗书》本、民国十二年(1923)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刊本。② 一卷。汉郑玄、阮谌(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考聂崇义《三礼图》引《郑氏图》、《阮氏图》,又引旧图,马国翰谓皆一书之文,又从它书搜采辑为一卷。首列冕服图,次后服图,又次冠冕图、宫室图、乐器图、射侯图、弓矢图、旌旗图、祭玉图、匏爵图、鼎器图、尊彝图,最后为丧器图,编纂次第,盖本聂氏之图。聂于旧图,往往有所驳议,盖其去古未远,见闻非后人所及。惜其图尽亡,观者就文考之,犹如见三代法物。是书有为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白石词集

    一卷。宋姜夔(1155?-1221?)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波阳)人。庆元五年(1199)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又上所作《圣宋饶歌歌吹曲》十四首,诏付太常收掌,得免解试进士,不第后隐居。

  • 通言

    一卷。宋吴沆(详见《易璇玑》)撰。此书属语录体,其言间有可取,如曰:“不求过于人而人不能及之者,善道也;不求合于人而人不能离之者,善德也。”又曰:“立朝廷而后见山林之志,享富贵而后见贫贱之节。”其书亦

  • 书义矜式

    六卷。元王充耘(详见《读书管见》)撰。元代科举取士,仍试经义,其作文程式有冒题、原题、讲题、结题,其中尚分细目。充耘既以《尚书》登第,乃于《尚书》摘取数题,各为程式,以示作文之标准,编为此书。其书类似

  • 今文尚书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道光时人,生卒年不详,字词溪,号竹吾,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清代学者。他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共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较好的为经部诸书,此《今

  • 读杜愚得

    十八卷。明单复撰。单复,字阳元,会稽(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千顷堂书目》作嵊县人,洪武中为汉阳河泊官。又云一名复亨,举怀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传闻异词,未详孰是。是编前有宣德九年(1434)黄淮序

  • 射林

    八卷。明朱光裕(生卒年不详)撰。朱光裕,字仁仲,苏州(今江苏苏州)人。万历中诸生。此书内容均为作者平日之见闻。分舆象系、君臣系、政事系、艺文系、礼乐系、疆戎系、田赋系等,均为发策决科而设,其中多沿袭旧

  • 转注本义考

    不分卷。清王金城(生卒年不详)撰。金城四川巴县人,时当光绪间。此书分上下两编:上篇根据《说文自序》所举转注之例,述其本义及与诸书分界,并将转注字一一胪列出来,以为标准;下篇据曹仁虎《转注古义考》对诸家

  • 双溪集

    ① 十五卷。宋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其生平履历不详,曾著有《栾城遗言》一卷,中间辨论文章流别及古今人是非得失,最为详晰。所著《双溪集》中,有上秦桧

  • 易经大旨

    四卷。明唐龙(1477-1546)撰。龙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襄,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是他提学陕西时所作,专为举业而设,所以选择科场试题加以解释,

  • 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诸城人。康熙时举鸿博,授检讨,著有《卧象山房集》、《滇程日记》等书。此记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云南典试后,回道桃源,游之所作。桃源山在桃川宫东,距常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