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易问

东易问

八卷。清魏枢撰。魏枢字又弼,一字慎斋,承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任永平府教授。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未及试而卒。此书采用王弼本,将朱子的《本义》列于前,而将魏枢自己的意见附于后。其凡例说,“生长辽东,日与东人相问答,故叙其原委而集之,以示初学,名之《东易问》”。其论卦变说,“刚柔皆当指卦,不当指爻,如讼之刚来而得中者,坎也,随之刚来而下柔者,震下于兑也。蛊之刚上而柔下,坎在巽上也。噬嗑、晋、睽、鼎四卦,言柔得中而上行者,皆离火也。贲柔来而文刚,离文乎艮之内也。分刚上而文柔,艮文乎离之外也。无妄之刚自外来者,震也。大畜之刚上者,艮也。咸柔上而刚下,兑在艮上也。恒刚上而柔下,巽在震下也。柔以时升者,巽也。是凡言刚者皆阳卦,凡言柔者皆阴卦也。则以刚来柔来指一爻而言者,固未足以尽其义矣”等等。其论似乎合理又不尽然。其论来知德错综说,“乾本自健也,以错言,则又可以谓之顺。初爻变巽为八,以错言,则又可以谓之动。以综言,则又可以谓之说。二爻变离为明,以错言,则又可以谓之陷。中爻巽,可以谓之入,以错言,则又可以谓之动。以综言,则又可以谓之说。推之三四五上,莫不皆然,则亦何所不像哉?是故初以在下变巽而潜,有以为错震而躁动者,其将何以应之乎?二以在田变离而见,有以为错震而躁动者,其将何以应之乎?二以在田变离而见,有以为错坎而隐伏者,其将何以应之乎?”则其持论固为明确。《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徐饴盦先生遗书

    无卷数。清徐养原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考订之类的著述。所考书籍主要有《字说》、《明堂说》、《井田议》、《黑水考》、《朝鲜疆域考》、《孔子生年月考》、《孟蜀石经考》、《校淮南子》、《注五代史记例》、《御

  • 西域遗闻

    不分卷,清陈克绳纂。陈克绳,号希范,归安(在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七年(1729)为举人,十一年(1733)为进士,任蜀保县令,随后提升为茂州牧,打箭炉厅同知,官至嘉定知府分巡川东道。《西域遗闻》乾隆间

  • 读论衡

    一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事迹详见《群经平议》。王充《论衡》,包罗宏富,可以证经,可以考史,也可以推证百家诸子等。俞樾阅读《论衡》,每有心得,随笔札记,以成此书。此书借以推证他书之处颇多,如“水潦降不献

  • 古今考

    一卷。《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古今考》一卷,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魏了翁以古制多不可考,两汉诸儒惟据叔孙通所定某物犹今之某物,孔、贾诸疏则又谓去汉久远,虽汉制亦不可考,乃即《汉

  • 回疆志

    又名《新疆回部志》。四卷,首一卷。清苏尔德纂修。苏尔德字韬园,长白人,乾降三十四年(1769)奉命驻护喀什噶尔,为回疆极边之地。按回疆,即新疆,古为雍州外地,汉武帝时始通道,号西域。以天山以南为城郭,

  • 钱塘县志

    ①十纪,明聂心汤纂。聂心汤,新淦人(今江西新干县),万历时钱塘中令,事至即决,庭无留犊。在任时南湖洪水泛滥,于是建化湾塘、筑闸、疏浚南湖、建捍江塘,民思其德,受百姓尊敬。《钱塘县志》万历三十七年(16

  • 深衣考误

    一卷。清江永撰。作者生平详见“仪礼释宫增注”一条。是书因深衣之制众说纷纭,乃据《玉藻》之文,以考证诸家之误。如谓深衣三祛、缝齐信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据,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乃名衽。

  • 农丈人文集

    二十卷,诗集八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僧杲,鄞(今浙江宁波市)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余寅著有《同姓名录》、《吴越游稿》、《乙未私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

  • 经解指要

    二十卷。清陶大眉(生卒年不详)撰。大眉字有苏,号又坡,湖北广济(今广济县)人,陶起庠之父。涵濡经籍,规模先儒,以明经官安州教谕。训迪后学,必先行后文。曾构筑讲堂以教诸生,题楹联:“方寸不能除隐疚,案头

  • 春秋考

    十六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叶梦得之治《春秋》,多有攻击三传者,而此书是旨在申明其所以攻击三传,只是根据周代法度典制以为断,并非自己所臆测。所以书中所言皆讨论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陈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