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四卷。清顾春(1799-1877?)撰。顾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后改姓顾,一字子春,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满洲镶蓝旗人。近代女词人。自幼聪慧,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尤工诗词,善书画。二十岁左右嫁乾隆帝曾孙奕绘为侧室。奕绘自号太素道人、幻园居士,亦能文善诗,袭贝勒爵,官至正白旗汉军都统。太清与太素婚后情感甚笃,时有唱和之作。她与同时代的女词人沈善宝往来密切,常即席挥毫,唱酬赠答。太清在诗词创作上,不满足于陈规,力求有所创新。道光十六年(1836),作《丙申元旦》诗云:“去年诗债已偿还,又续今年笔墨缘”。“文章依旧当精进,日月常新任变迁。”可见她对诗词创作的执着追求。王鹏运评论说:“满洲词人中,男有成容若,女中太清春。”(见况周颐《兰云菱梦楼笔记》道光十八年(1838),丈夫奕绘逝世,嫡出长子又与其不和,将其逐出府第,致其情绪低落,时有疾病。她赋诗云:“故人怪我寄书迟,无奈年来病不支”。(《以诗代柬纫三兼谢见寄粳米百合》)从此,她沉浸在丈夫死后的悲痛中。其词风亦由前期欢快明朗变为凄苦低沉。著有诗集《天游阁集》五卷、词集《东海渔歌》四卷。此编向无刻本,至民国二年(1913),桂林况周颐,得其写本,始以付印。缺第二卷。周颐曾以钱塘沈湘佩《闺秀诗话》中,得其五阕。录入《兰云菱梦楼笔记》,适为三卷中所无,当此编入第二卷者,故周颐附补遗五首,此第二卷亦未尽阙。卷前有况周颐《序》,卷末有况周颐《记》。全集正文卷一录〔醉蓬莱〕《和黄山谷》、〔念奴娇〕《和姜白石》、〔洞仙歌〕《和刘一止〈苕溪词〉》等六十五首。卷三录〔鹧鸪天〕《元日咏荠菜用去年韵》、〔玉连环影〕《元日解九连环》、〔琴调相思引〕《题百福老人蓝笔画兰》等四十四首。卷四录〔蟾宫曲〕《立春》、〔伊州三台〕《猗兰曲》、〔醉太平〕《题蓉桂双白头图》等三十八首。补遗录〔浪淘沙〕《春日同夫子慈溪纪游》、〔南柯子〕《山行》等五首。共一百五十二首。顾春涉趋两宋之词,笔力高古,绝无女子纤弱之态。词虽不宗一家,然其步和诸作,置于宋贤集中,几难历辨。或谓铁岭词人,与纳兰性德齐名。周颐谓“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长;若以格调论,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其言最为公允。顾春之所作,不事雕琢,自然入古。集中时有周颐评语,诗论平稳。如周颐《〈东海渔歌〉序》:“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姜)白石之清隽,深稳沉著,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又云“太清词佳处在气格,不在字句”。有杭州西泠印社民国三年(1914)刻本、活字本。

猜你喜欢

  • 丁巨算法

    八卷。元丁巨(生卒年不详)撰。丁巨始末未详,在《丁巨算法》自序中,丁巨记载了成书经过:“独余幼贱,不伍时流,经籍之余事。法物度轨,则间尝用心。因于算术上自九章,下至小法,数十百家,摘取要略。述算法八卷

  • 浙江图书馆丛书

    初二集,二十七种,六十九卷。清丁谦(1843-1919)撰。丁谦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二十余年。专攻地理考古。其所撰书初名《蓬莱轩舆地丛书》,后更名为《浙江图书馆丛书

  • 明德堂文集

    二十六卷。明吕维祺(1587-1641)撰。吕维祺,字介孺,号豫石。河南新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擢吏部主事。著有《四体约言》等。其生平不求以文章名世,然所论建多朴实,非空谈经济之流。此集

  • 读易杂识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此书自序云:“频年读易,偶有所得,辄为乙记,以其间多为前所未言者,不欲散弃,复辑录之”。书中或专研深论《易》旨,或叙述历来易学。于老子之易、庄子之易、孟子七篇皆有阐述。又论《周官》

  • 残本酹江集

    ① 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酹江集》原本三十卷,今存两种残本。一为十卷残本,存元、明杂剧十种。此集为六卷残本,存元、明杂剧六种,其中《狂鼓史》(十卷残本)题为《渔阳三弄》),《替

  • 遵注义释诗经离句衬解

    八卷。清朱榛撰。朱榛字欲泉,安徽含山县人。朱氏以为朱熹集传,文字繁多,再作疏解则更令人难以卒读。所以此书只在经文诗句之间略加衬字,使其文义上下贯通,故称衬解。如诗句中有字异音别者则另附字义音释。又取《

  • 疏香馆法帖

    四卷。清金艺原辑。金芝原字寿潜,此为刻明清人书各二卷。第一卷为明代沈周、吴宽、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人书。第二卷为明代董其昌书。第三卷为明代姜宸英、释正谊、恽寿平、汪士鋐。第四卷缺。此帖选书颇精,摹勒

  • 游南岳记

    ①一种,清金之俊撰。金之俊(1593-1670),字岂凡,又字彦章,号息斋。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明亡,降清,仍任原官。曾疏请下蠲租诏安抚民心,并荐明官丁启睿等多人。顺治二年(1645),条陈疏通

  • 春秋遵经集说

    二十六卷。清邱钟仁撰。钟仁字近夫,昆山(今江苏山)人。康熙十七年(1678)举博学鸿词,因年老不应试,赐中书舍人。治《春秋》,宗孟子、朱熹说经之义。此书即以孟、朱之说置卷首,集说部分则兼取诸家。虽亦有

  • 续笺山房集略

    十八卷。清郑道明(生卒年不详)撰。道明字希廉,号松冈,怀宁(今属安徽省)人,乾降元年(1736)副榜贡生。是书共分十部,每部单命标题,皆为道明读书感识札记之文。一卷曰理气解略;二至四卷曰四书解略;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