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谷易翼传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提要》谓陈振孙去汝谐世近,疑《浙江通志》失之。又归安陆氏《宋史翼》有一郑汝谐,字熙绩,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学强记,老不释卷,绍兴中入太学云云。当别为一人,姓名偶同。其书曰《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自序》云:古今传《易》者多矣。至河南程氏始屏诸家艰深之说,而析之以明白简易之理。乃以程氏之说疏于经之左,程氏有所未及,与及之而未明,凡可传以己意者,则题以为“易传”。私笺识之,非敢并驾其说也。又云,始作《翼传》,以程氏之说系于经之下,而以“翼传”系于程氏之下。后因部帙太繁,诸卦尽用程氏传,但注“从程氏”三字。其用已说者,题“翼传曰”三字以别之。或间用程说,间用已说者,题“余从程氏”四字。其书虽曰宗程子说,然亦时有异同。举其显者,如程子解“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以为外物不接,内欲不萌。朱子解稍异,然亦以是为克己复礼之义。独汝谐以为艮其背者,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不见而后不乱,则乱矣,故仅为“无咎”而己。《四库提要》对其解大为赞同,曰:“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沉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于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于先儒乃为有功。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此言至确,诚为通达语。据其子如冈《跋》,此书求得真西山(德秀)《序》,然四库著录本己无之,盖传写佚之。此书现存最早刊本为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庐陵学官刻本(二册、十一行十八字细黑口、四周双边),存一卷下(《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另有《通志堂经解》本。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本(影印文渊阁四库本)。

猜你喜欢

  • 五经典要

    五卷,目录一卷。又名《五经典要注释》。清袁壮行、袁时行撰。壮行字叔达,时行字与偕,东官(今广东东莞)人,经学家。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五经典要》以《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合《左传》、

  • 刘氏政论

    一卷。三国魏刘廙(180-221)撰。清马国翰辑。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东南)人,事曹操为丞相掾属。汉文帝即位,官侍中,封关内侯,著书数十篇。清马国翰所辑《刘氏政论》一卷,实为一篇。《续

  • 系辞十篇书

    十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第三,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以“十篇”为名,但据江苏巡抚采进本检核,只有《翼易书》、《太极

  • 读中庸记

    一卷。清范泰衡(详见《读大学记》)撰。是书大都本于《章句》,稍参考《辑略》、《或问》之旨。也是分节为说,而理较显豁。驳语类言戒惧是由外以尽于内,慎独是由内以及于外。称经文首言须臾不可离,归重于不睹闻与

  • 咸丰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附图一卷,清张梓修,张光杰纂。张梓,陕西宜川人,附贡,官咸丰知县。张光杰,字俊甫,本县人,岁贡,候选训导。邑向无志,明天顺时施州童昶撰《大田所志》,经兵燹无存。同治二年(1863)张梓

  • 孟子年谱

    不分卷。清黄玉蟾撰。玉蟾字芬桂,江苏太仓人,曾辑有《战国纪年》一书。此书纪年采用《通鉴纲目》,但以为《通鉴纲目》还有不少缺漏,就取《史记》各世家、表、传以及《战国策》一书中纪年、诸子书中有关资料来补充

  • 江右名贤编

    二卷。明喻均、刘元卿同撰。喻均,新建(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元卿生平事迹见《易大象观》条。该书主要记载江西一省有名人物之事迹。万历年间,巡按江西御史陈大夔欲

  • 浮山志

    五卷。清酥醪洞主著。酥醪洞主,姓氏不详,光绪间人。《浮山志》清刻本。共五卷。卷一,香山黄培芳著《浮山小志》、芝莞赖洪禧著《浮山新志》;卷二,自著《浮山续记》;卷三文:唐朝至清朝;卷四诗:唐朝至清朝;卷

  • 国变难臣抄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之变。凡分目为七:一死难姓名,二刑辱姓名,三囚辱姓名,四潜身姓名,五叛逆奸臣姓名,六受官职姓名,七诛戮姓名。书中内容与陈邦策《国变录》大致相同

  • 小芋香馆遗集

    十二卷。清李杭(?-约1788)撰。李杭字梅生,道光间两江总督李星沅之子,江苏淮阴人。其人五岁能诗,弱冠登高第,入词林,时与京师巨公唱和,名噪一时。《小芋香馆遗集》为其弟李桓裒集,好友王柏心编校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