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主教传教史
不分卷。西欧德礼贤(生卒年不详)撰。德礼贤耶稣会士,国籍未详。过去叙述天主教流传中国情况之书很多,有《圣教信证》、《道学家传》、《正教奉褒》、《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等,然而这些著作不是失之简略,即失之舛误。本书出之最晚,叙述简明,所引征之文,皆注明出处。对于伯希和模勒诸家考证,亦多采录,此为前著所不及。今中国文对于天主教流传中国情况研究,仅有陈坦撰述,及《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而且疏漏甚多。礼贤之作,可补上述之阙。现存该书的版本有商务印书馆本。
不分卷。西欧德礼贤(生卒年不详)撰。德礼贤耶稣会士,国籍未详。过去叙述天主教流传中国情况之书很多,有《圣教信证》、《道学家传》、《正教奉褒》、《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等,然而这些著作不是失之简略,即失之舛误。本书出之最晚,叙述简明,所引征之文,皆注明出处。对于伯希和模勒诸家考证,亦多采录,此为前著所不及。今中国文对于天主教流传中国情况研究,仅有陈坦撰述,及《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而且疏漏甚多。礼贤之作,可补上述之阙。现存该书的版本有商务印书馆本。
十卷。清王敛福纂修。王敛福,字凝箕,一字凤山,山东诸城人,乾隆间凡两守颍郡。颍郡故属凤阳,雍正元年改为直隶州,辖颍、霍二县,十三年复改为府,辖一州五县,幅员辽阔,而久无专志之辑。王敛福来守是郡,始设局
无卷数。意大利龙华民(1559-1654)撰。龙华民,字精华,意大利耶稣会士。1597年来华,先在广东韶州传教,1609年奉在华耶稣会首领利玛窦约来北京,并成为利玛窦继承人。1636年赴济南传教,在中
四十八卷。清温达等撰。温达(?-1715),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初为笔帖式,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康熙时期,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依恃其日益强大的势力,并吞了厄鲁特四部。康
八卷。清杨嗣奇修,李维翰、等纂。杨嗣奇康熙年间任良乡知县。《良乡县志》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全书八卷,十纲,分为:舆地、建置、赋役、官师、人物、纪幽、物产、武备、祥、艺文。该志以纲冠其首。一目
不分卷。明段黼(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段黼,字黄甫,别号景山樵客,山东曹州(今荷泽)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是集为其友人王士龙所编。朱彝尊《明诗综》称段黼所著有《抱黼集》。未知是否为此稿别名,
十二卷。汉郑玄撰,宋王应麟撰集,清丁杰后定,张惠言订正。此为湖海本。丁杰字小疋,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乾隆时进士,官教授。王应麟所辑《周易郑康成注》一卷,明胡震亨附刊于李鼎祚《周易集解》后,姚士粦
三百四十八卷,马端临撰。马端临(1254-约1324),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省)人,元代著名历史学家。父廷鸾,南宋度宗时为右相兼枢密使,因与贾似道不合去官,著有《读史旬编》,“始以备遗忘,授儿曹
四卷。清范家相(生卒年不详)撰。范家相,字左南,号蘅州,又号雪舟,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广西柳州府知府,著有是书及《环渌轩诗钞》、《三家诗拾遗》、《诗沈》诸书。是书
见《玄真子》
一卷。明钱邦芑撰。该书记甲申年(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死难从逆诸臣。共分四类:一为殉节之臣,二为遁迹之臣,三为受刑之臣,四为受职之臣。记忠逆姓名之书,尚有顾炎武《明季实录》、冯梦龙《甲申纪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