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苑精华

书苑精华

二十卷。宋陈思(生卒年不详)撰。陈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除《书苑精华》,陈思还著有《宝刻丛编》、《书小史》等。《书苑精华》编集汉魏以来古人之评品书法之语,与《书小史》相辅而行。此书前有鹤山翁题序,正文二十卷分别为:卷一、卷二为书法;卷三为书势、书状、书体、书旨;卷四为书品;卷五为书评、书议、书估;卷六为书断;卷七为书录;卷八为书谱、书名;卷九、卷十为《述书赋》之上、下两卷;卷十、卷十二为《书论》之上、下两部分;卷十三为书记;卷十四为书表;卷十五为书启、书笺、书判;卷十六为书、书序;卷十七为书歌、书诗;卷十八为书铭、书赞、书叙、书传;卷十九为书法、书意、书志;卷二十为杂著。是编广收博取论书之语凡一百六十余篇,但编次丛杂,疏误颇多。如其中将“序”与“叙”分列二目,可是,“序”古无作“叙”者,只有苏轼为避其家讳始改为“叙”;《韩昌黎集》内皆为“序”,而不是“叙”,陈思却列“序”为“叙”,且把《送高闲上人》篇亦载“叙”中;又如《王羲之传》和《唐太宗称制论断》本属传赞体,陈思却另题作“书”,且将《王羲之传》列于杂著中,实在欠妥。后代学者又不加深察,认为其言必有所依据,以致竟相引录,以讹传讹,辗转流传,贻害不浅。另外,书前《提要》中称“卷十四曰表曰启,卷十五曰笺曰判”,而《四库全书》正文中,“书启”则位于卷十四末、卷十五始,殆为分卷或传抄之误。然而,自唐以来,只有韦续《墨薮》一书兼采众家之言,可惜篇帙不是很多,收录不全;是编则首家辑录诸家绪言,荟粹编排,以资考订。《佩文斋书画谱中论书一门多采用此书。是编虽然规模草创,不及后来者精密详审,但其肇始之功却不可泯灭,不失为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的书论汇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较《法书要录》更为赅备,则属过誉之词。有汪氏振绮堂刊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藏修堂丛书》本、明钞本、《八千卷楼》有精钞本、明《卧云山房》钞本、清《四库全书》本、《述古丛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同声续千字文

    六卷。清朱紫撰。朱紫生平见“同声千字文”。朱氏据明章黼《韵学集成》,采其字样,别撰《续千字文》,分天地鸟兽草木饮食衣服宫室人事各门,傍注小字简释字义。其次列同声之字,一如《同声千字文》之例,因其文,随

  • 藜乘集

    三卷。清刘以贵(约1692前后在世)撰。刘以贵,字沧岚,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广西苍梧知县。刘以贵在僮瑶杂处的少数民族地区营建茶山书院,以诗书为教,倡明

  • 敬亭集

    十卷。《补遗》一卷。明姜采(1607- 1673)撰。姜采,字如农,山东莱阳(今烟台)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江苏仪真(今仪征)县知县,擢授礼科给事中。因建言遭廷杖,谪戍安徽宣州卫。后流寓苏州

  • 诉琵琶

    清廖燕(详见《醉画图》)撰。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叙写作者自己困于生计,沿门弹唱向陶渊明乞食的故事。在剧中作者把自己勾画成文人穷困潦倒之态,重新谱入琵琶曲调,至友人黄少涯处弹唱,黄置酒款待,并

  • 碧香女史遗草

    一卷。清仲莲庆撰。仲莲庆,生卒年不详,字碧香,江苏泰州人,洪仁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泰州仲氏闺秀合刻集》之一。内有其侄女仲振奎所作序言。共收诗四十一首。

  • 睿养图说

    无卷数。明杨观光(生卒年不详)撰。杨观光,字用宾,招远(今山东省招远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事。杨观光有文采,善画山水。此书是他任赞善时给太子所进的书。以《唐六典》所载东宫官制:“赞

  • 易经补义

    ①四卷。明方芬撰。方芬字舒林,安徽歙县人。此书全列《本义》于前,而把自己所阐发的意思附赘在书末,均标有“补”字加以分别。所得非常肤浅。凡例说,述其王父有度所撰《易旨正宗》,及其父希莱《易经要旨》而作此

  • 晋安帝阳秋

    即《王韶之晋安帝纪》。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与其所作《无量寿经义疏》相同而略。在义疏据典释义方面,多以北地诸师说为据,不乏有精到之处。如说一切相好刹土众生莫不

  • 蓝户部集

    二十六卷。清蓝千秋(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撰。蓝千秋,字长青,一作长清,号石,宜黄(今江西宜黄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千秋以诸生荐授国子监学正,官至盛京户部员外郎。集中诗四卷,文二十二卷。然其诗文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