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蠡测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章句》十七卷,以后对其进行校勘、参订,抄撮成此编。前面有乾隆辛丑自序及壬寅翁方纲序。今天,《集解》一书已无法见到,《章句》也只能看到方纲的序(见《复初斋文集》,大概没有刊行。是书不崇尚引证,意在空隙处推求。凡是同一件事而意思不明确的,或者用本经的其他篇,或者用本篇的上下文来互相比附,结果是有得有失。譬如《乡饮礼》主人坐取觯于篚节,谓《乡射礼》主人奠觯辞降,下面有“宾对东面立主人坐取觯洗”十一字,应当认为《乡射》是正确的。《乡射》主人卒洗节及宾卒洗节,都认为此洗爵之礼,应当以为《乡饮》是正确的。还有宾升实爵节,认为宾既降盥,必然升而实爵,《乡饮》文略,应当认为此经是正确的。《大射》设洗于阼阶东南节,以为《燕礼》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此文省略,应当以为前者是正确的。还有“媵爵者皆退反位”七字及“宾告于摈者请旅诸臣”十六字,都认为《燕礼》无此,应当认为此文是正确的。以上所说的都可以依从。其余的凡是谈到互备互文互见的也应当这样,亦符合说经之法。不引《乡射》之反位东面揖,来证明《大射》之反面揖为东面。不引《燕礼》、《乡射记》之上射退于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来证明《大射》之公既发为公先发。不引《乡射记》文驺虞五终,《燕礼记》之下管新宫笙入三成,来证明《大射》鹿鸣三终,不歌四牡皇皇者华,犹之驺虞新宫皆只歌一诗以为节,而反于郑注多异说,是他篇之可取证者尚有漏略,而《乡射》主人朝服乃速宾,郑注:射宾轻也,戒时玄端。这里认为《乡射》虽然先行《乡饮酒》之礼,而其礼宾轻于《乡饮》。此经戒宾不言朝服,至速宾始言,因此用朝服差之。而知戒服玄端,乃认为自立司正以前都是《乡饮礼》,则戒宾之服自然相同。是妄欲以《乡射》同诸《乡饮》。大射司射倚扑于阶西节,“初”二字,这为初射时自阼阶下请,再射时升堂而后请,如初者认为如其初射,不如其再,乃疑为应当写作公许,传写者因为三射多言如初而致误。则真欲逞臆以改经,这是十分错误的。至《大射》乐正命大师曰奏狸首,郑注:《射义》所载《诗》日曾孙侯氏是也。这与乐时会之义相合,即与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之义相合。其诗又见《大戴礼·投壶篇》,因此郑据以为说,乃认为《射义》是后人附会的,以为狸首应与驺虞采蘋相类。如果一定拘拘以射为辞,而不知道驺虞未尝不言射,抑也不足为辨。《燕礼》主人洗升献工一人拜受爵,贾疏:不辨大师与众工,皆为之洗。此说十分正确。大概洗非为已一人洗,而辞洗受爵,一定使一人主之,通礼应当这样。观《乡饮》、《乡射》并云主人洗升实爵献众宾,众宾之长升受者有三人,而《记》并云众宾之长一人辞洗,那么可知其礼非关于一人,乃根据拜受爵句,以为洗也一人,这又是拘泥于上下文而造成的过失。然于乡饮坐取爵于西楹下,认为乡射礼坐取爵于序端,而此取爵于西楹下者,彼无介,主人古阼阶上受宾酢讫,把爵放在序端,因此就在序端取之此有介,主人在序端取爵献给介后,而在介右受介酢讫,于是把爵放在西楹南,因而在西楹下取之。西楹下就是西楹南。分别的十分清楚。《乡射》三耦拾取矢节,以为三耦拾取矢,是题下事,下面就序其事而言之,与前一人洗举觯于宾同意,深得古人属辞之例,《燕礼》序进盥洗角觯,升自西阶,序进酌散,交于楹北,认为前言序进,是以序而盥。后面言序进,是以序而酌。先者既洗后,应当退立在阶下而立,等到后者既洗后,与之以序而升。升时也是先者升三等,后者以之,这足以纠正敖氏先者既洗即升立西阶的过失。凡是象这类情况,也是礼家所取资的。若夫《大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节,谓敖氏横弓之说,详见《乡射礼》,而本书不载入,此必定在《集解》或《章句》内,今撮录为此。此书有道光乙巳带草轩本。

猜你喜欢

  • 东昌府志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

  • 乐本解说

    二卷。清毛奇龄(1623一1716)撰。奇龄字大可、西河、初晴,萧山(今属浙江)人。一生著书甚丰。是书成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月。其进书原疏称,合三书十三卷,首为《乐本解说》一卷,今此本乃分二卷

  • 式训堂丛书

    第一集十四种四十二卷,第三集十二种五十三卷。清章寿康编。章寿康字硕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初年是张之洞的谋臣。喜欢研究古籍和金石学,年轻时,跟随父亲到四川,就开始以刻书为事。后来,章

  •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

  • 道德真经取善集

    十二卷。金李霖(生卒年不详)撰。李霖,字宗傅,金饶阳(今属河北饶阳)人,精研老氏之学。撰有《道德真经取善集》。李霖认为性命兼全、道德一致,赞同司马光“道德连体,不可偏举”的看法,坚持道德合而为一,不可

  • 梅溪缩临唐碑题跋

    一卷。清钱泳撰。钱泳,字梅溪,浙江钱塘人。著有《金涂铜塔考》一卷。本书所录题跋,本附于钱氏《缩临唐碑石刻》之后。咸丰中,孙三锡摘录其石刻中所题跋语,冠以梁同书、阮元、翁方纲、孙星衍、钱保、潘奕隽、清安

  • 针灸素难要旨

    见《针灸节要》。

  • 乞食图

    清钱维乔(1739-1806)撰。钱维乔,名又作惟乔,字树参,自号竹初,别署林栖居士,江苏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朝举人,嘉庆年间曾任浙江遂昌知县,后调任鄞县知县。工书画,兼善诗文,尤工词曲。寄居如

  • 补纂仁寿县原志

    六卷末一卷,清翁植、杨作霖修,陈韶湘纂。杨作霖,遵义人,曾任仁寿县知县。陈韶湘,邑人,举人。仁寿县志,自道光县令马百龄重修后,同治县孝廉马伯枚复别新旧志。兹篇则为光绪县令翁植嘱陈韶湘所纂,然事未竟而翁

  • 同文韵统

    六卷。清和硕庄亲王允禄领衔,实出于广慈国师章嘉胡土克图之手。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书撰作是为了拿梵文字母及西番字母与华文字母比较,论证其本同源。乾隆命章嘉胡土克图“考四番本音,溯其渊源,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