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蠡测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章句》十七卷,以后对其进行校勘、参订,抄撮成此编。前面有乾隆辛丑自序及壬寅翁方纲序。今天,《集解》一书已无法见到,《章句》也只能看到方纲的序(见《复初斋文集》,大概没有刊行。是书不崇尚引证,意在空隙处推求。凡是同一件事而意思不明确的,或者用本经的其他篇,或者用本篇的上下文来互相比附,结果是有得有失。譬如《乡饮礼》主人坐取觯于篚节,谓《乡射礼》主人奠觯辞降,下面有“宾对东面立主人坐取觯洗”十一字,应当认为《乡射》是正确的。《乡射》主人卒洗节及宾卒洗节,都认为此洗爵之礼,应当以为《乡饮》是正确的。还有宾升实爵节,认为宾既降盥,必然升而实爵,《乡饮》文略,应当认为此经是正确的。《大射》设洗于阼阶东南节,以为《燕礼》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此文省略,应当以为前者是正确的。还有“媵爵者皆退反位”七字及“宾告于摈者请旅诸臣”十六字,都认为《燕礼》无此,应当认为此文是正确的。以上所说的都可以依从。其余的凡是谈到互备互文互见的也应当这样,亦符合说经之法。不引《乡射》之反位东面揖,来证明《大射》之反面揖为东面。不引《燕礼》、《乡射记》之上射退于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来证明《大射》之公既发为公先发。不引《乡射记》文驺虞五终,《燕礼记》之下管新宫笙入三成,来证明《大射》鹿鸣三终,不歌四牡皇皇者华,犹之驺虞新宫皆只歌一诗以为节,而反于郑注多异说,是他篇之可取证者尚有漏略,而《乡射》主人朝服乃速宾,郑注:射宾轻也,戒时玄端。这里认为《乡射》虽然先行《乡饮酒》之礼,而其礼宾轻于《乡饮》。此经戒宾不言朝服,至速宾始言,因此用朝服差之。而知戒服玄端,乃认为自立司正以前都是《乡饮礼》,则戒宾之服自然相同。是妄欲以《乡射》同诸《乡饮》。大射司射倚扑于阶西节,“初”二字,这为初射时自阼阶下请,再射时升堂而后请,如初者认为如其初射,不如其再,乃疑为应当写作公许,传写者因为三射多言如初而致误。则真欲逞臆以改经,这是十分错误的。至《大射》乐正命大师曰奏狸首,郑注:《射义》所载《诗》日曾孙侯氏是也。这与乐时会之义相合,即与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之义相合。其诗又见《大戴礼·投壶篇》,因此郑据以为说,乃认为《射义》是后人附会的,以为狸首应与驺虞采蘋相类。如果一定拘拘以射为辞,而不知道驺虞未尝不言射,抑也不足为辨。《燕礼》主人洗升献工一人拜受爵,贾疏:不辨大师与众工,皆为之洗。此说十分正确。大概洗非为已一人洗,而辞洗受爵,一定使一人主之,通礼应当这样。观《乡饮》、《乡射》并云主人洗升实爵献众宾,众宾之长升受者有三人,而《记》并云众宾之长一人辞洗,那么可知其礼非关于一人,乃根据拜受爵句,以为洗也一人,这又是拘泥于上下文而造成的过失。然于乡饮坐取爵于西楹下,认为乡射礼坐取爵于序端,而此取爵于西楹下者,彼无介,主人古阼阶上受宾酢讫,把爵放在序端,因此就在序端取之此有介,主人在序端取爵献给介后,而在介右受介酢讫,于是把爵放在西楹南,因而在西楹下取之。西楹下就是西楹南。分别的十分清楚。《乡射》三耦拾取矢节,以为三耦拾取矢,是题下事,下面就序其事而言之,与前一人洗举觯于宾同意,深得古人属辞之例,《燕礼》序进盥洗角觯,升自西阶,序进酌散,交于楹北,认为前言序进,是以序而盥。后面言序进,是以序而酌。先者既洗后,应当退立在阶下而立,等到后者既洗后,与之以序而升。升时也是先者升三等,后者以之,这足以纠正敖氏先者既洗即升立西阶的过失。凡是象这类情况,也是礼家所取资的。若夫《大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节,谓敖氏横弓之说,详见《乡射礼》,而本书不载入,此必定在《集解》或《章句》内,今撮录为此。此书有道光乙巳带草轩本。

猜你喜欢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兰樵归田稿

    一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张榕端字子大,一字朴园,磁州(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进士,授编修,视学江南,衡文精审,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康熙三十九

  • 说文解字通正

    十四卷 清潘奕隽撰。此书即《说文蠡笺》的删削更名本。它不仅将原刻每字之下所引《说文解字》原文完全删去,而且将潘氏自序中“虽竭蠡测之勤,难免挂一之”两句删去,并改名为《通正》,此本为《聚学轩丛书》本,刊

  • 庄子

    十卷。战国时庄周(前369?-前286?)撰。庄周,后世尊称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或说安徽蒙城)人。约生于周烈王七年,卒于周赧王二十九年,与孟子同时而稍晚。据史料记载庄子年青时在蒙地做

  • 小尔雅广注

    四卷。清莫栻撰。栻字右张,浙江钱塘人,雍乾时人,事迹无考。是编就宋宋咸之注而广之。宋氏之注殊不完备,莫氏遂搜辑群书,于其未详者详之,于其无注者增补之,增多几至数倍,其有功于《小尔雅》原书,视宋氏之注,

  • 启札青钱

    十八卷。不著撰者姓名。所载手书正式。一曰具礼、二曰称呼、三曰叙别、四曰瞻仰、五曰即日、六曰时令、七曰伏惟、八曰燕居、九曰神相、十曰尊候、十一曰托庇、十二曰入事、十三曰未见、十四曰祝颂、十五曰不宜。亦近

  •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院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叶氏眼科方

    校文一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此书论证二十余条,所辑方亦二十余首。又名《叶天士眼科方》、《眼科良方》。书中以五轮分属五脏图。其论证、用药基本与《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氏治目疾之二十余案相应。

  • 周易参义

    十二卷。元梁寅(生卒年不详)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属江西)人。元末明初经学家。世业农,家贫。寅自力于学,淹贯百家。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

  • 大事记续编

    七十七卷。元末明初王祎(1322-1373)撰。祎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青岩山著书。朱元璋取婺州,召为中书省掾史,与宋濂并誉为“浙东二儒”。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洪武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