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使楚丛谭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春融堂集》、《金石萃编》、《征缅纪略》、《游龙泉记》、《蜀缴纪闻》、《征缅纪略》、《木耳占记》等。《金石萃编》收集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1500余种。是编以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湖南乡民童高门控告书吏等人折色重征诸弊之案,其奉旨自八月衔命出都,讫次年二月还京复命,按日记录其行程事情。记途中在湘、鄂,遇应城县民李杜赴京控告、江陵县民赵学三控吏书何良弼等侵犯堤工、长沙百姓王泽远告知县勒买常平仓谷、提督衙门奏湖南永顺县民蒲太圻具控四案,屡奉谕旨,先后顺道分别前往提审。并记沿途气候、风物,日必有书,凡于民生利弊有关,官吏职责所寄,尤多咨察,以求其隐。有召伯巡行南国之遗风。此书收入《申报馆丛书续集》、《古今说部丛书四集》。

猜你喜欢

  • 古隽

    八卷。明杨慎(1488-1559)辑。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杨延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其记诵之博,著述之丰(百余种),明时推为第一。本书杂采周、秦、汉诸子之

  • 长子县志

    ①六卷。清郭守邦修,霍燝纂,徐竑廷增修,徐介增纂。郭守邦字金瓯,陕西西宁卫人,拔贡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两当县调任长子县任知县。在任六年,以老乞休。徐竑廷字起庵,江苏武进县人,出身监贡,康熙

  • 续博物志

    十卷。南宋李石撰。(旧题晋人李石,误)。生卒年不详。李石字知己,号方舟,资阳(今四川资阳)人,南宋文学家。李石好学,善著文,有气节,少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以荐官太学博士,历成都转运判官。

  • 王氏书苑

    十卷。明王世贞编(生平见《弇山堂别集》)。王世贞整理古书家言多至八十余卷。其抚郧阳时,曾选择其中十数种刻版,版藏于襄阳郡书斋中,因遇洪水而漂失。于是王世贞又以刻本五种给其弟王元贞,翻刻于金陵,题曰《王

  • 杨叔峤诗文集

    四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清末维新派。张之洞的弟子,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二十一年(1895)参加了维新变法的强学会,二十四年(1898)春,倡立

  • 禘祫觿解

    一卷。清孔广林撰。该书序言认为:“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人鬼莫大于禘祫。”禘祫之义,汉魏以降聚讼纷纭。《禘祫觿解》取汉以来诸儒禘祫之解,参考《大戴礼记》、《春秋》三传、《周礼》,辨禘祫之义。共计二

  • 翠滴楼诗集

    六卷。清冯云骕(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冯云骕,字懿生,代州(今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翠滴楼诗集》六卷皆所作古今体诗,冠为赋一篇,殿为词一阙。冯云骕

  • 莅戎要略

    一卷。旧题明戚继光撰。书无序跋,未知著作年月。内容有“行军条教,”计十三条。“对垒号令”,计八条。“对垒教条”,一条。“守城军法”,八条。“舟师号令”,四条。“发船号令”一条。“行泊号令”,三条。“夜

  • 诗经逢原

    十卷。清胡文英(生卒年不详)撰。文英字绳崖,江苏武进(在今江苏南部)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诗经逢原》、《诗考补》、《诗疑义释》、《诗疏补遗》、《毛诗通义》、《屈骚指掌》、《庄子独见》诸书。是编书前总

  • 秦刻九种

    清秦璞订正。秦璞,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江苏无锡人。此书汇刻了《周易》三卷、《尚书》四卷、《诗经》四卷、《春秋》十七卷、《礼记》六卷、《周礼》六卷、《孝经》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七卷。《三礼》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