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使黔草

使黔草

三卷。清何绍基(1799-1873)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一作猿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次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历充福建、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迁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旁及金石、律算,尤以书法闻名于世,人称清代第一。论诗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或题咏金石书画。工书,得力于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惜道味斋经说》、《水经注刊误》等。何氏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月,奉命充贵州乡试副考官,自闻名纪恩及道途纪行,周览山川以迄返京覆命,共得诗百九十首,编定三卷,自刻行世。此卷首有杨季鸾、朱琦梅、曾亮、张穆、邬洪达诸人序,及贺长龄、朱右贤、邓显鹤、杨季鸾题诗,同其他人唱和之作,亦附见各诗之后。何氏天才奇拔,又喜游山水,所为诗纵横变化,不可端倪。此集如别颐先生祠、辰龙关遇雨、乱水玉筍堂诗、素心兰、飞云岩诸篇,为林昌彝、吴仰贤、杨钟羲诸人所称道。同治六年(1867),何氏自刻诗全集,为《东洲草堂诗钞》。此集诸诗全编入第九、十、十一三卷中,惟于同时唱和之作,删削未录。何绍基是近代宋诗派的重要人物。其论诗主张“先学为人”,读书悟理,“明理养性”,然后移其“真性情”于文字,使“文与人一”,不傍古逐时,则“温柔敦厚”之旨与“自写性情”(《使黔草自序》)便可统一。朱琦称“其所为诗,不名一体,随境触发,郁勃横恣”(《使黔草序》)。陈衍认为其诗“欲取道元和、北宋、进窥开、天,以得其精神结构所在,不屑貌为盛唐以称雄”(《石遗室诗话》)。钱仲联谓“晚清诗人,学坡公者以何子贞绍基为第一”(《梦苕庵诗话》)。有道光自刻本。

猜你喜欢

  • 帝王宝范

    一卷。明马顺孙(生卒年不详)撰。马顺孙,江南人,洪武中布衣,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杂采经史,分类编辑,共三卷,分二十三个子目。在朱元璋立国之初,马顺孙曾将此书进于朝廷,希望采以定制作、兴礼乐。但此书采择不

  • 孟子文评

    无卷数。清赵承谟撰。承谟字襄周,直隶安州(今河北境内)人。乾隆时举人,官至陕西庄浪县知县。是书首有冉瑾、陈风二序,以及承谟的自序。大旨仿眉山苏氏批点《孟子》。冉瑾序称“其细针密缕,融合贯通。无不斗之笋

  • 宁阳县乡土志

    一卷。清曹倜修,李椿龄、张云渠纂。曹倜,江阴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宁阳知县。李椿龄字广文,邑人。张云渠,邑人。光绪年间,朝廷命各郡邑编辑乡土志,以资采择。宁邑前令更调频,仍无暇修志,曹倜掌宁阳

  • 衎石斋纪事稿

    十卷。《续稿》十卷。《刻楮集》四卷。《旅逸小稿》二卷。《续良吏述》一卷。清钱仪吉(1783-1850)撰。钱仪吉字蔼人,一字新梧,号衎石,一号心壶(又作星湖),又自号衎山樵。浙江嘉兴人。嘉庆进士,选庶

  • 别本白石山房稿

    二十六卷。清李振裕(约1685前后在世)撰。李振裕,字维饶,号醒斋,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刑、工、户、礼四部尚书,曾督学江南。是集有诗文各十三卷,前后无序跋,

  • 宗子相集

    十五卷。明宗臣(1525-1560)撰。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福建参政。官至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宗臣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

  • 归田类稿

    二十四卷。元张养浩(1270-1329)撰。又题《张文忠公文集》、《张文忠公云庄归田类稿》。养浩字希孟,济南(今属山东)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参考中书省事。关心时政,注重吏治,著有《三事忠告》。《归田类

  • 家山图书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

  • 五台县新志

    四卷,首一卷。清徐继畲纂修,孙汝明、王步墀续修,杨笃续纂。徐继畲,字松龛,邑人,同治时为闽省巡抚。孙汝明字朗山,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进士,光绪三年(1877)任五台县知县。王步墀,江西

  • 兰雪集

    一卷。元张玉娘撰。玉娘生卒年未详。松阳(今属浙江)人。明慧知书。少时许配给沈佺。后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时沈佺有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也忧郁而死。明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于是为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