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通
十卷。清闵齐伋(1580-?)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版,称为“闵本”的书,大多为其所刻。是书成于顺治辛丑(1661年),闵氏已经八十二岁。是书大致仿朱时望《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的韵部编次《说文》,以篆文别体之字附于其下。只有小篆而无别体的字,谓之“附通”,亦并列之。不收钟鼎文,而兼采印谱。自称通达许慎的主张,而其弊病正在囿于许慎的主张。《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存目》中。
十卷。清闵齐伋(1580-?)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版,称为“闵本”的书,大多为其所刻。是书成于顺治辛丑(1661年),闵氏已经八十二岁。是书大致仿朱时望《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的韵部编次《说文》,以篆文别体之字附于其下。只有小篆而无别体的字,谓之“附通”,亦并列之。不收钟鼎文,而兼采印谱。自称通达许慎的主张,而其弊病正在囿于许慎的主张。《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存目》中。
二十七卷。明安世凤(生卒年不详)撰。安世凤,字凤引,商丘(今河南商丘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定海知县。著有《燕居功课》、《墨林快事》等。此书分二十四类,每类各有五个子目。其议论出入于儒
二十卷。明李茂春撰。茂春,字蔚元,杞县(今属河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该书主要记载历代有名贤相的嘉言善行。“盐梅”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下》,其文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该文
十卷。附《词》三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绚岩,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进士,累官翰林院编修,督河南学政。后主杭州诂经精舍讲席三十余年。俞樾工篆书、隶书,通经书,著有
四卷。清徐有壬(详见《测圆密率》)、左潜(?-1874)撰。左潜是左宗棠的从子,与黄宗宪、曾纪鸿同师于丁取忠。徐有壬写完《测圆密率》后,又著《割圆八线缀术》专事切割线与弧背弦矢互求之术,为《测圆密率》
八卷。元舒頔(1304-1377)撰。頔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人。顺帝至元三年(1337)被江东宪使辟为贵池教谕,秩满调丹徒。后归隐山中。明初屡召不出。名所居为贞素斋。所著有《古淡稿》、《华阳集》,
清英浩撰。参见《字典校录》。是编与《字学举隅》略同,其内容如次:卷首列清帝庙讳敬避字样;卷一分楷体正讹、楷体相承、摘讹音三篇;卷二为辨似;卷三为切韵入门法二十四摄图;卷四为字母切韵切法、等韵切音切字要
见《葬书》。
一卷。清焦以敬(1685-?)、焦以恕(1697-?)编。以敬字星持,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选庶吉士。以恕字心如,廪生,二人俱谱主之子。谱主焦袁熹(1661-1736),字广期,自号南浦,江苏
二十一卷。《诗集》十四卷。明蔡忠尧撰。忠尧字仲文,号东郭子。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官松溪教谕。是时,以方正学的《逊志斋集》为大宗,忠尧与正学同乡,深得其“义理”、“道德”
十二卷,清夏之蓉撰。夏之蓉字芙裳,号醴谷,高邮(今属江苏高邮县)人。雍正进士,乾隆初年举荐博学鸿词科,授为检讨,曾经主持福建科举考试,督学广东和湖南,以古文之学校士,录其尤者为《汲古编》。辞官归家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