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加减乘除释

加减乘除释

八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号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他生平博闻强记,识力精卓,经史历算,无所不精。数学专著有:《天元一释》八卷、《释弧》三卷、《释轮》二卷、《释椭》一卷、《乘方释例》五卷等多种,焦循对《九章算术》刘徽注的研究独具睿见:“盖《九章》不能尽加减乘除之用,而加减乘除可以通《九章》之穷”,于是撰《加减乘除释》八卷(1798年),“以加减乘除为纲,以九章分注而辨明之。”他用甲、乙、丙、丁等字代表数字,使数的规律的讨论具有一般性,“论数之理取于相通,不偏举数而以甲乙明之。”焦循加减法基本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反身律,还有“若乙丙之差如甲乙之差,则乙加乙,以丙加甲,或以乙减甲,以丙减乙其差皆平”,即关于成等差三数的运算律;“减乙于甲而加丙,则甲少一丙乙之差,减丙于甲而加乙,则甲多一丙乙之差”,相当于加减运算结合律。关于乘除的基本定律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整指数的二项定律等。由此可知焦循已大体掌握了算术基本运算律,这是我国数学方面的一项成就。该书版本有嘉庆四年(1799)《雕菰楼丛书》本,现存浙江省图书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猜你喜欢

  • 碧川文选

    四卷。明杨守址(1436-1512)撰。杨守址,字维立,号碧川,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尚书。守址博极群书,以乃兄守陈为师,学行相等

  • 泽州府志

    五十二卷。清朱樟修,田嘉谷纂。朱樟字鹿田,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举人,雍正十二年(1734)任泽州府知府。田嘉谷,阴成人,翰林院编修,曾任云南道监祭御史。其志旧有明隆庆、万历修本,清康熙修本,皆为

  • 中江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杨霈修,李福源、范泰衡纂。杨霈,铁岭人,进士,曾任中江县知县。李福源,邑人,进士。范泰衡,隆昌人,举人。中江县志,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李维翰,再修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

  • 忠孝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

  • 职方考镜

    六卷。庐传印撰。庐传印,湖广祁阳(今属湖南祁阳县)人。传印少负卓颖之才,久试不第,年入四旬,遂放浪形骸,遍游名迹,参照《大明一统志》,写成《舆地一览》一书,署勅赠逸史文翘庐传印汇编。后十余年,其子庐奇

  • 字考

    二卷。明夏宏(生卒年不详)撰。夏宏字用德,号铭乾,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书上卷凡三类:误写字、疑似字、误读字;下卷凡二类:通用古字、用通联字。其意在于订正六书之讹,但不能求之《说文》深研古义,照抄后

  • 榴龛随笔

    清陈寅清撰。陈演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见《庄氏史案》。

  • 经义丛钞

    三十卷。清严杰编。严杰,浙江钱塘人。阮元在粤督任,立学海堂课士,其刊《皇清经解》,即由严杰编次。此书首列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非其完书,故王先谦复刻入《经解续编》中。其他如《诂经精舍文集》、《学海堂文

  • 天籁集

    一卷。清郑旭旦辑。郑旭旦之生卒年月、籍贯仕履及主要著述均不详。此集共收辑流行于浙江地区的儿歌四十八首,内容比较健康,句法短俏,节奏明快,通俗流畅、天真活泼,有不少篇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一些民间风俗习惯。

  • 晋安帝阳秋

    即《王韶之晋安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