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史演义

南史演义

三十二卷。题“玉山杜纲草亭氏编次,云间许宝善穆堂氏批评”,作者杜纲详见《娱目醒心编》。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南朝宋、齐、梁、陈演变更替历史故事,起于东晋末刘裕出身发迹,终于隋灭陈南北统。作为历史小说,该书叙事本于史实,历史线索清晰,主要人物、事件铺叙得体。其中写宋事、尤其是刘裕事为详,次之梁事,齐事只一卷,陈事亦较略。对于刘裕代晋立宋、萧道成代宋建齐、萧衍代齐为梁、陈霸先代梁建陈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交待比较客观,深刻揭露批判了几代亡国君主的荒淫失政,而对刘裕、萧道成、萧衍等开国君主的胆略权谋则予以了不同程度的肯定,显示了该书批判荒淫君主、企盼贤主明君和国家安定统一的思想倾向。但对开国君主也未一味回护美化,如对萧衍的好大喜功筑淮堰、纳侯景、入佛寺等蠢举,也都一一详述。出于封建正统观念,该书对宋后废帝刘昱那样的荒淫昏枉至极的君主被杀,也书成“弑逆”。元以来,讲史小说反复演述春秋列国、汉、唐、五代等朝故事,而南北朝一段历史无人着笔。其中原因可能是此期缺乏历史小说乐道的英雄传奇,而朝代更替频繁,人物、事件杂乱,不易驾驭。杜氏此书与《北史演义》,补这一段空白,且未流于浮泛猎奇,可称明清讲史小说中较优秀的一部。书有清乾隆乙卯年(1795)原刊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石继昌标点本。

猜你喜欢

  • 汉易十三家

    二卷。辑佚书,清胡薇元辑。胡薇元著有《霜录亭易说》(其生平事迹参见该条)。此本所辑有韩婴、蔡景君、施仇、孟喜、梁丘贺、古五子、淮南九师、京房、费直、马融、刘表、宋衷、荀爽等十三家《易》义,分为上下二卷

  • 上阳子金丹大要

    见《金丹大要》。

  • 吴郡图经续记

    三卷。宋朱长文纂。宋元丰七年(1084)修,绍兴四年(1134)刻本。朱长文,字伯原,未冠举进士,后官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等。朱氏自序,“谓祥符中诏修图经,每州命官编辑而上,夫举天下之经而修定之,其

  • 范伯子全集

    三十一卷。清范当世(1854-1905)撰。范当世,初名铸,字桐生。后易名为当世,字无错,号肯堂,又号伯子。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当世少有才名,补诸生。然屡试不第。张裕钊客江宁凤池书院,当世偕同里张謇

  • 五车霏玉

    三十四卷。明吴昭明(生卒年不详)撰。汪道昆增订。吴昭明其人不详,汪道昆字伯玉,嘉靖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本书于诸类书之中掇拾残剩,割裂饾饤,编辑而成,又都不著明出处。一部陋俗之作。可能为坊刻托名。

  • 鉴戒录

    十卷。蜀何光远撰。生卒年不详。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今属江苏)人。蜀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鉴戒录》共六十六则,每则皆以三字标目,与苏鹗《杜阳杂编》略同。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而以蜀事居多。多诙

  • 西樵遗稿》

    八卷。明方献夫(?-1544)撰。方献夫,字叔贤,南海(今属广东)人,生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吏部员外郎,累迁吏部尚书。著有《西樵遗稿》、《周易传义约说》。方献夫早年曾读书于西樵山,故

  • 周易小义

    二卷。清茹敦和撰。此书只释一字一物,然皆旁征博引。书中取异卦同辞者,比物连类,以相证引,考证颇精。其以群经之义以释易,或以为其借易以通群书之义也。其精要处在于不拾汉人牙慧,精者取之,驳者弃之。此书经李

  • 岳阳纪胜汇编

    四卷。明梅淳(约1586前后在世)编。梅淳,安徽当涂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本书成书前,元释天镜曾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其本久佚;嘉靖间,有取岳阳题咏与洞庭分为二集者,芜杂无次。梅淳因合洞庭君山、

  • 河南程氏全书

    六种,六十四卷。又名《二程全书》。宋程颢、程颐撰,宋朱熹辑。六种为《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朱熹编)、《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朱熹编)、《河南程氏文集》十二集遗文一卷附录一卷(十二卷中程颢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