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野县志

博野县志

①四卷。清王国泰修,刘声等纂,韩维基续纂。王国泰,字开先,辽东益州人,曾任博野县知县。韩维基,字只君,山东淄川人,曾任博野县知县。《博野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共四卷。卷一,疆域、沿革、星野、城池、形胜、景致、风俗、山川、桥津、集市、街巷、村镇、寺观、楼台;卷二,土地、人丁、贡赋、物产、设官、公署、徭役、惠政、军政、历官、名宦、乡贤、道学;卷三,孝文、贞淑、礼制、庙学、坛遗、祠庙、科甲、岁贡;卷四,恩贡、例监、荐举、武科、恩荣、武勇、林胥、流寓、方技、仙释、坊门、陵墓、故迹、祥异、传疑。此志有目无纲,内容较简略。②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鏊修,朱基纂。吴鏊,安徽全椒县人,曾任博野县知县。朱基,天津人,博野教谕。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乃吴鏊任博野县令后就康熙志修订的。首列修志文移,次图说。正文八卷目录依次为建置、星野、疆域、田赋、户役、经制、贡赋、政事、仓廪、学校、秩祀、陵墓、古迹、职官、选举、名宦、乡贤、忠义、节孝、儒林、文苑、仕绩、卓行、列女、艺文、诗赋。此志凡例八则,一曰正名目,二曰尚体要,三曰斥淫祀,四曰远鄙俗,五曰崇典礼,六曰扬善类,七曰征文献,八曰留余地。其主旨在于正俗敦礼,不脱道德史观习气。职官、选举诸门之后,各留余地,以俟续增,此法颇可取。八景牵强不伦,兹削其目,亦具史识。卷一志物产,某物相适,某物为宜,某物为下,某物易生,某物最多,均一一注之,尤得史法。

猜你喜欢

  • 蒲圻县志

    ①十卷,清劳光泰修,但傅熺纂。劳光泰,广东南海人,进士,官蒲圻知县。但傅熺,本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乾隆三年(1738)王云翔续修县志,六十余年,其间兴废盛衰,几经迁变,不广集重修,将沉沦

  • 周易通论月令

    二卷。清姚配中撰。作者认为所谓的月令即周易所阐发的阴阳之道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因而在治易之暇,著《月令笺》五卷,以探索其中的关系。后将其精华部分通论条贯而成此书,其基本思想与作者的《周易姚氏学》略同

  • 青楼宝鉴

    见《海上花列传》。

  • 形学备旨

    十卷。美国罗密士(详见《八线备旨》)撰,美国狄考文(1836-1908)、中国邹立文(生卒年不详)、刘永锡(生卒年不详)同译。狄考文,美国传教士,1836年来华,1864年在登州(今山东蓬莱县)设立会

  • 大乘起信论义疏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起信论》是天竺僧人马鸣依《楞伽经》所撰,其内容详见《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辞条。该疏以八识常住为体,修行趣人为宗。以第八识释心,以第七

  • 夹江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王佐修,涂崧纂。王佐,曾任夹江县知县。涂崧,奉新人。《夹江县志》嘉庆十八(1813)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图志,卷二方舆志,卷三建设志,卷四赋役志,卷五祀典,卷六秩官志,卷七选举志

  • 说文解字斠诠

    十四卷。清钱坫(1741-1806)撰。钱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榜贡生,官乾州州判。对地理和文字学钻研颇深,善篆书,宗李斯,取法李阳冰,沈着苍劲。

  • 兵迹

    十二卷。清魏禧(1624-1681)撰。魏禧,字冰叔,江西宁都人。儿时不乐嬉戏,嗜古论史,年十一,补县学生。明亡后,与兄际瑞、弟礼躬耕自食,发奋读书,“三魏”之名遂遍海内,尤以魏禧才学特高,学者又称勺

  • 敩艺斋外集

    一卷。清邹汉勋(生卒年不详。)撰。生平见《艺斋文存》条。此集皆骈俪之文,似二集以骈散区分,然文存第八卷之末有《追忆赋》,则文存亦载俪文,知二者之分不尽缘于体制。此集中文十七篇。书札十二篇。《狱中上黄海

  • 香河县志

    ①十一卷。明沈惟炳纂修。沈惟炳,号炎洲,湖北孝感人,万历进士,历官香河县知县、通政史、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香河旧无县志,沈惟炳任知县后,以前县令沈万钶辑县志稿为底本,参证府志及邻县志乘,并广征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