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三宝记

历代三宝记

十五卷。隋代费长房(生卒年不详)撰。长房,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本出家为僧,博学而精于玄理。北周建德三年(574)废佛法时还俗。隋初被召任翻经学士,在大兴善寺国立译场参加译事。自开皇四年至十七年(584-597),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日藏经》、《力庄严三昧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善思童子经》、《移识经》、《观察诸法行经》、《商主天子问经》、《金光明经·嘱累品》及《合部金光明经序》等共八十余卷,都由长房笔受。他还致力于佛经目录的编辑,到开皇十七年,撰成《历代三宝记》十五卷,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进献给隋文帝。《历代三宝记》亦称《开皇三宝录》,简称《长房录》或《房录》。此书是一部较为全面而又系统的佛经目录。作者在全国统一,又亲参国立译场的有利条件下,鉴于以往存在的佛经目录散佚,有的记载不全等情况下,致力搜检,隐居历年,付梓而成。本书共分四部分:一为“帝年”,三卷,以周庄王十年(公元前687)为释迦降生之年,从此开始至隋开皇十七年止,分上下排列,上列各朝帝王、年号和干支,下记佛教的兴替,佛典的传译,旁及有关史事,是佛教年表的雏型。其中,第一卷是周、秦。第二卷是西汉、东汉。第三卷是魏、晋、宋、齐、梁、周、隋,附列吴、苻秦、姚秦、乞伏秦、北凉、后魏、北齐、陈。在叙录中还提到了蜀汉、前凉、前赵、后赵等。二为“代录”,九卷(第四至十二卷),每卷前有叙论,次列经录,依次附译人略传。通过它,可以看出佛典的译传在各个朝代的情况。据《总序》记载:代录部分译述者共有一百九十七人,译述典籍合为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三为“入藏录”,二卷(卷十三是大乘经入藏目录,卷十四是小乘经入藏目录)共收佛典一千零七十六部,三千二百九十二卷。四为“总目”、一卷(卷十五)。载有收入此书的表文和本书总序及全书目录,附有宋、梁、魏、北齐、隋六家经录和已佚的古代二十四家经录,保存了古代佛教目录的丰富资料。此书优点很多,无疑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典目录和译经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佛教经籍注疏中很有影响,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籍,历来受到学人重视。由于此书取材广泛,历经数代,费时久长,故缺欠之处也不少,如年代有误,译人张冠李戴,一经重见复出,失译人名等。本书写成后,即上于隋廷,隋文帝曾下令流通,自唐开元以后遂收入大藏经中。现常见版本有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猜你喜欢

  • 东谷所见

    一卷。亦作《东谷随笔》。南宋李之彦(生卒年不详)撰。李之彦自号东谷,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其余仕履等事迹均不详。据书中《教导》一条,李之彦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教寻常白屋之类亦多。”

  • 沈氏改正揲蓍法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需时眇言》十卷,论述《周易》之中的象、数、筮,进而阐明《易》之大旨。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但叙述过于繁复,使读者很难看懂。故节录其《原筮》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

  • 东园客谈

    一卷。明孙道易撰。生卒年不详。孙道易字景周,自号映雪老人,华亭(今甘肃华亭)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皆录名人嘉言懿行及近代闻见之事。因为依据当时友朋所书辑录而成,故名为“客谈”。在每一条下各标其姓名,有

  • 心斋约言

    一卷。明王艮(1483-1541)撰。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他生于从事盐业生产的灶户家庭,七岁受书乡塾。后因家境贫寒,随父经商。但他自学《孝经》、《论语》、《大学》,逢人质义

  • 钦定续通典

    一百五十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清代中叶,清高宗敕令修撰了许多大书,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三通馆的设立和《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志》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即是当时

  • 庆湖遗老集

    九卷。宋贺铸(1063-1120)撰。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唐谏议大夫贺知章之后。性豪爽,不畏权贵,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长于度曲。因其词中有“梅子黄时雨”之句,故世称

  • 茹茶轩文集

    十一卷。清张锡恭(生卒年不详。)撰。张锡恭上海娄县(今松江)人。著有《丧服郑氏学》。此编分十一卷,收文一百六十篇。其中修礼刍议二十篇、释服三十八篇,其它包括赋、议、考、辨、解、说、论、述、赞等。有民国

  • 六书千文统要

    二卷。清胡正言(约1584-1674)撰。正言字曰从,广东海阳(今潮安)人。仕明,官武英殿中书舍人。是书卷首有序,不著撰人姓名。次录周兴嗣《千文》原文。次列李如真《篆法偏旁正讹歌》,以篆隶相间书之。次

  • 吕忠穆公遗事

    一卷。作者不详。记宋吕颐浩事迹。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谥忠穆,高宗朝宰相。本书每条必曰“公于某事”云云。当为其后人所述。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

  • 周易举正

    三卷。郭京撰。郭京,唐末叶人,生平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该书《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不载,《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三卷。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其为宋人伪托之作。《崇文总目》称郭京为唐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