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

杨树达撰。杨树达生平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本书搜辑误读之例,辨析句读,其《叙论》云:“句读不易,故前人往往误读。今采掇诸书,分条比辑,管窥所得,亦附一二。”初称《古书之句读》,北平文化学社,民国十八年(1929年)出版。1934年作者尝增益例句,由商务印书馆印行,易其名为《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年重刊,所据为作者手校本。此书原本例句百六十九条,重刊本删去《左传》成公十六年一条。又原书十五章未及分类,重刊本则析为四类。重刊本之四类为:甲、误读的类型,包括:一、当读而失读(凡十九条),二、不当读而误读(凡二十条),三、当属上读而误属下(凡四十五条),四、当属下读而误属上(凡四十一条);乙、误读的贻害,包括:五、原文不误因误读而误改(凡五条),六、原文不衍因误读而误删(凡四条),七、原文不脱因误读而误补(凡四条),八、原文不倒因误读而误乙(凡三条);丙、误读的原因,包括:九、因文省而误读(凡一条),十、因不识古字通假而误读(凡二条),十一、因不识古韵而误读(凡五条),十二、因字误而误读(凡四条),十三、因字衍而误读(凡二条),十四、因字脱而误读(凡一条);丁、特殊的例句,包括十五、数读皆可通(凡十二条)。

猜你喜欢

  • 周翰林近光集

    三卷。《扈从诗》一卷。元周伯琦(1298-1369)撰。伯琦字伯温,号坚白居士。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博学多才。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监察御史。元顺帝时,伯琦以文章知遇,出入宫廷。于是裒录所作。此集

  • 周官学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

  • 摄山佛教石刻补记

    一卷。清代向达(生卒年不详)撰。作者重游摄山,观察审视尤甚,发现前作《摄山佛教石刻小记》遗漏之处很多,故作补记,以详前作。《摄山佛教石刻补记》一书,分论千佛严,以及摄山舍利塔的种种问题。于千佛严部分,

  • 数理精蕴

    五十三卷。清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第二部。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圣祖),爱好数学与天文,在他晚年接受了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下诏开蒙养斋,并赐

  • 春秋左氏传述义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条)辑。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录《春秋述义》二卷,见前。黄奭此本大抵也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得,勒为

  • 会稽莫公事略

    一卷。清张穆(详见《顾亭先生年谱》③)撰。此书记莫晋(1761-1862)事迹。莫晋字锡三,号裴舟,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历任编修、仓场侍郎、内阁学士等官。工书法。著有《

  • 祖述约义私绎

    一卷。无撰述人姓名。此书只录《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又删去了一大半经文,也不引训诂,可是此书释义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此书认为《尧典》中“钦明”等十八字,是总括帝尧

  • 梅溪词

    一卷。宋史达祖(1163?-1220?)撰。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人,曾为韩侂胄堂吏,颇擅权用事。韩伐金兵败,史达祖受株连而被流放致死。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由观国与达

  • 史记法语

    八卷。宋洪迈编撰。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乙丑(1145年)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端明殿学士,著有《南朝史精语》、《经子法语》、《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书。《史记法

  •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生卒年不详)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