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名媛诗话

名媛诗话

十二卷。清沈善宝(1808-1870?)撰。生平详见《鸿雪楼初集》辞目。此书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鸿雪楼刊本、卷首有“受业宗康俞德秀,完颜佛芸保校字”字样。并有作者所作自序。书后有陈光亨所作跋语。又民国十二年(1923)沈祉愚据钞本刊排印本。书前有甬上蹇叟张美翊所作序言。此书原刊本流传极少。现存仅有八卷,亦多脱文误字,其中卷缺第十五——二十六页。光绪杭州府志艺文志著录,亦只八卷。沈善宝在其书中自序曰:“自南宋以来,各家诗话中多载閨秀诗,然搜采简略,备体而已。昔见如皋熊谈仙女史所著《谈仙诗话》,内载闺秀诗亦少,窃思闺秀之学,与文士不同,而闺秀之传,又较之文士不易。盖文士自幼即肄习经史、旁及诗赋,有父兄教诲,师友知诗者,传扬尚易,倘生于蓬荜,嫁于村俗,则湮没无闻者,不知凡几。余有深感焉。故不辞摭拾搜辑,而为是编,惟余拙于语言,见闻未广,意在存其断句零章,话之工拙,不复计也。”此书是作者集清代闺秀《诗话》作品于一集,并对每位入选作家及《诗话》作品,作者均作有专门论述及评价。其论诗曰:“诗犹花也,牡丹芍药,具国色天香,一望知其富贵。他如梅品孤高,水仙清洁,杏桃秾艳,兰菊幽贞。此外或以香胜,或以色著,但是一致,皆是赏心,何必泥定一格也。然最怕如剪彩为之,毫无神韵,今人见之生倦。”此书对保存和研究清代闺秀生平及其思想,其作品风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著有《鸿雪楼初集》四卷。

猜你喜欢

  • 耆旧续闻

    十卷。宋陈鹄撰。生卒年、籍贯、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仅《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并记陈鹄,宋宁宗开禧以后人。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多为旧闻,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

  • 转注正义

    一卷。清李翘(其生平未详)撰。李翘浙江人。是编首列转注本于方言说。次举《方言》与《说文》说解同训者为证。次分转注之例为正变两类。正例有七:一曰训解一字相同,如“”训“”,“遝”训“”;二曰训解二字相同

  • 洛书摘六辟

    不分卷。清黄奭辑。共十五则。其中取自《开元占经》者十一则、《初学记》者四则。由于所辑文亦残缺不全,故于是书主旨无法得知,有《汉学堂丛书》本。

  • 孝经传说图解

    四卷。清金汝幹撰。金汝幹字柘岩,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是书系金汝幹偕其弟金汝楫辑录而成,所辑古今孝行凡二百条,为便于诵习,用四言对偶韵语写成,并以元吴澄《孝经定本》冠其首。凡兄良弟悌夫义妇德长惠幼顺以

  • 四六金针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其生平见《陈检讨四六》条。此书载《学海类编》中,取元陈绎曾《文说》中所论四六之法。割剥成编,颇为浅陋,必非陈维崧之笔。殆以陈维崧工于四六,故假借其名。犹《木天禁

  • 周易张氏集解

    一卷。辑佚书,晋张璿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璿不见《晋书》,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知其为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人,官至东晋秘书郎参著作。《经典释文》云此书十二卷,《七志》作十卷。

  • 石田杂记

    一卷。明沈周(1427-1509)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为人耿介独立,博极群书,风神萧散,以绘画名于当世,未仕。著有《石田集》、《石田诗集》等。《石田杂记》所

  • 补疑年录

    四卷。清钱椒(生卒年不详)撰。椒字颂春,浙江平湖人。该书补钱大昕《疑年录》,共得四百余人。考据精严,不在钱氏之下。现有抄本。

  • 上方山志

    五卷。清释自如、吴仁敌同撰。自如,上方山兜率寺僧。吴仁敌,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上方山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五卷。分名胜、人物、建置、文部、物产。其谓上方山曰,山在顺天府房山县西南四十

  • 南都应试记

    一卷。明吴应箕(1594-1645)撰。吴应箕,字风元,更字次尾,安徽贵池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五年(1642年)副榜举人,早年入复社,后为复社重要骨干和领袖。能古文诗词,有匡济之才,负一时盛名,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