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汉书知意

后汉书知意

一卷。民国刘咸炘(见《汉书知意》)撰。《后汉书知意》与他所著的《汉书知意》体例完全一样。如《李通传论》,说“蔚宗不满李通”,“称其温恭有蕴藉”,与班固的《汉书》赞张禹、孔光称其“蕴藉”为同意,是史家论互文见义。又有《皇甫嵩传》载黄巾始末,《董卓传》载凉州兵始末,为史家传史之方法。又议论《后汉书》列传,单人独传与《汉书》合传不同。又说,赵典应当列入《党锢传》,不应当与宣张二王同列。有些条还引前人之说法,加以驳斥,文很中肯。也有立论不审的。其实《后汉书》虽不如《汉书》,但也是良史,清代史家考证已很多,但论史法者少。刘咸炘书论,对读《后汉书》大有益处,可称为佳作。有1932年刘氏自刻本。

猜你喜欢

  • 燕堂诗钞

    八卷。清朱经(一作朱径,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朱经,宝应(今属江苏)人,字恭亭。本集为朱经自编,收其自康熙二十五-三十八(1686-1699)年,共十四年之诗作。其诗缘情绮靡,颇有格韵。其中少时作

  • 捕蝗图说

    见《捕蝗要诀》。

  • 教民恒言

    一卷。清代魏裔介(见《孝经注义)撰。此书把清皇帝的《圣谕十六条》用较为浅近易懂的文字,加以诠释、解说,规劝人们忠孝节义,用以维护封建统治。有《魏贞庵遗书》本。

  • 离骚辩

    一卷。附《山鬼》不分卷。清朱冀(生卒年不详)撰。朱冀,字天闲,号悔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朱氏对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甚为不满,故撰《离骚辩》加以反驳,并自立新说。还于书前标“别开生面”

  • 梅窝词抄

    一卷。清陈良玉(生卒年未详)撰。陈良玉字朗山,辽宁铁岭人。此书收词四十七阕。慢词居多,有清雅处,有精整处,有奔放处。皆宗法朱彝尊、厉鹗。观〔三姝媚〕、〔念奴娇〕、〔高阳台〕诸阕,即可知。要而论之,其词

  • 中朝故事

    二卷。南唐尉迟偓撰。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尉迟偓仕南唐,官朝议郎、守给事中,修国史,曾奉旨纂《中朝故事》二卷行于世。此书皆记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旧闻,旧南唐主李昇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故称唐为中朝

  • 金匮心典

    三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又称《金匮要略心典》,为尤氏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编撰而成。专门注释《金匮要略》。因纂注力求得其典要,故名“心典”。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等七篇;卷中载“奔豚气病

  • 千金方

    见《备急千金要方》。

  • 饮和堂集

    二十一卷。清姚夔(约1669前后在世)撰。姚夔,字胄师,号成葊,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安化县知县。著有《饮和堂集》。是集凡二十一卷,诗十三卷,杂文八卷。其中诗

  • 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一卷(影印本)。罗振玉辑,民国十二年(1923)印于天津。所收《易经》八行,从《升卦》“曰允升大吉”起,至“无所疑”止;《尚书》五十行,从《武成》“壬辰旁死霸”起,至《洪范》“三日祀四”止;《诗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