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月令注

唐月令注

一卷。补遗,一卷。附考,一卷。唐李林甫等撰,清茆泮林辑。《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御刊定礼记月令》一卷,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刘光谦、齐光又、陆善经,修撰官史玄晏、待制官梁令瓒等注解,自第五易为第一。此本卷首有李林甫等进书表,与《全唐文》中李林甫《进御刊定礼记月令表》同,以《礼记月令》慕习旧仪,定以孟春日在营室,无适变通,不知气逐闰移,节随斗变,以至月朔差异,日星见殊,于是重有删定。南宋时,衢本《郡斋读书志》著录《唐月令》一卷,引序文与进书表略同,并说明北宋“景祐初,改从旧文”,其书于是“别行”。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茆泮林刊行《十种古遗书》,录入“别行”之本,并于它书中辑补又为一卷,附以考证一卷。以其刊本核之,所引典籍悉有依据,又多与古本同。另,《汉学堂丛书》又有黄奭辑本一卷,与此本不尽相同。

猜你喜欢

  • 古大学注

    一卷。明乔中和撰。乔中和(生卒年不详)字还一,明内丘(今河北内丘)人,官至太原府通判。著有《说易》、《说畴》、《图书衍》、《元韵谱》、《大易通变》。是书前有自序,后有跋。是书虽从古本,但诂义多杂。如分

  • 谷园摹古法帖

    十八卷。清孔继涑辑。孔继涑字信夫,号谷园。孔子六十九世孙,书家张照之婿。张照以书名天下,孙继涑传其法,书学既深,收藏亦富。此取前碑帖重刻,故曰摹古。无卷数次弟,唐李邕《麓山寺》、《李思训碑》各一卷,《

  • 永顺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魏式曾、康赓修,李龙章纂。康赓,昆明人,曾任永顺县知县。李龙章,广东人,举人,曾任安仁县知县。永顺县志创修于雍正年间知县李瑾。乾隆十年(1745)知县王伯麟再修,五十八年(1

  • 春秋一得

    一卷。清阎循观(详见《尚书读记》)撰。此书重在阐发孔子笔削《春秋》之意,对胡安国的某些说法有所驳正,持论尚称平允明白;但全书仅八十八条,大约系未完成之作。乾隆三十八年(1773)树滋堂精刊本。《西涧草

  • 高南阜砚史年谱

    一卷,附一卷。清钱侍宸编撰。侍宸,清末叶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谱主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更号南阜,清末山东胶州人,官至安徽歙县令。凤翰善于制砚,平生藏砚千余方,并著有《砚史》一书。侍宸即据凤翰所记并

  • 续近思录

    ① 二十八卷。清代郑光羲撰。郑光羲字夕可,无锡(今江苏吴锡)人。此书为明至清,主要是明代儒学研究成果总汇之一。前十四卷收录了薛瑄、胡居仁、陈献章、高攀龙四人的学说与研究成果;后十四卷收录了王守仁、顾宪

  • 经学队仗

    三卷。旧本题朱景元(生卒年不详)撰。朱景元爵里亦不详。据晁公武《读书志》所载。朱景元大约生活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作过唐太子谕德,著有诗集一卷。此书以道德、心性等字分类标目,而且杂引经语以疏其义。因其中词

  • 读书随笔

    ①二卷。清杨树椿撰。此书上卷是读《书集传》,下卷是读《钦定书经传说汇纂》。此书考证地理方面颇为详核,如此书称郦注“南历冈穴”即经文中逾字,自潜至沔有一逾,自沔至渭又一逾,经中只言一逾。由桓入潜,潜即西

  • 群仙珠玉集成

    四卷。无编辑者姓名。此书第一卷为《赋》,二十二篇;第二卷为《论》,十七篇;第三卷为歌词,十六首;第四卷为钱道华《敲爻歌注》、李光元《海客论》。《四库提要》称此书“大概恍惚不可究诘,其词亦多涉于鄙俚”。

  • 皇清经解渊源录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的目的,是为见于《皇清经解》的有清诸儒录其师承所自。其实有清诸儒,大多能自得师,不比汉儒传经,确有授受。且其中所载,不无疏失。如谓毛奇龄之学,原于其兄锡龄。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