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诗别裁集

唐诗别裁集

二十卷。清沈德潜(详见《古诗源》)选编。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要著作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清别裁集》等。此集为唐诗选集。共二十卷,收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前有沈德潜《原序》和《重订唐诗别裁集序》。据《原序》称,其“于束发后,即喜抄唐人之诗集”,历时近30年,才在陈树滋协助下编成此书。在《重订序》中,沈氏批评了王士祯《唐贤三昧集》的作法,强调选唐诗应“以李、杜为宗”,要使人知唐诗中有‘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观。”选入李、杜之诗达四百余首,以外还重点选录陈子昂、张九龄、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等名家诗作,及一些二、三流诗人的诗作。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诗体编排。与以往唐诗选本相比,此集具有“备一代之诗,取其宏博”的特点,实为唐诗选本中较优秀的一种。然亦有入选作品重出、误收、误属及编排不当等情况,应为在所难免。此书版本颇多,较早的有清乾隆二十八年教忠堂本(1763),民国时期《国学基本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民国文瑞楼石印本、现行版本1964北京中华书局铅印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中华书局1973年据乾隆教忠堂本重订影印。

猜你喜欢

  • 周易训义

    七卷。清喻逊撰。逊字时敏,号莲峰。湖南宁乡人。其说易以《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为主。凡卦爻下之注先训义,次集说,间于爻下注易象。其训义皆本于《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二书,但误者颇多,尚秉和曾详为辨

  • 宋史全文

    三十六卷,元佚名撰。该书记载北宋、南宋朝史事,起自建隆,终于咸淳(1265-1274)。用编年文体,以次排纂。每卷标题皆有“宋史全文”四字。其靖康以前内容,本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而颇加删节。高、

  • 毛诗证读

    不分卷。清戚学标撰。学标字鹤泉,安徽太平(今安徽省崇善县)人,以举人官河南涉县知县,生卒年不详。另外,他还著有《汉学谐声》。此书论音也以谐声为主,遵从汉儒读若之法,偶尔有变例,大旨取譬况。卷首列读诗或

  • 清平县志

    ①二卷。清王佐纂修。王佐,满洲正黄旗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清平知县。王佐掌清平后,见旧志自兵燹之后,所存不过什一,遂为重修。取旧志为蓝本,加以厘正而更新,终成新志。《清平县志》康熙五

  • 天理主敬图

    一卷。清代冉觐祖(1636-1718)撰。此书以绘图形式来讲明“天理、性道”的学说。全图上标“天理”二字,来说明“性道”的重要,中间列有“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来说明“体道”的作用,下写有一“

  • 后六帖

    见《白孔六帖》。

  • 筠溪集

    二十四卷。宋李弥逊(1085-1153)撰。李弥逊,字似之,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居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上舍第一,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历知饶州,

  • 发音录

    一卷。明张位撰。张位字明成,新建(今江西新建县)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少保。天启中赠太保,谥文庄。尚著《问奇集》、《词林典故》、《警心类编》、《周易参同契注解

  • 徐阳溪集

    六卷。明徐灿(约1550前后在世)撰。徐灿字文华,后更字本充,号阳溪,奉新(江西西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尝馆于严嵩家。一日严嵩与朝官饮宴,方献酬,客皆跪而受爵,徐灿遂慨然辞归

  • 三家诗异文疏证

    六卷。附《补遗》三卷。清代冯登府(详见前条)撰。本书以清代范家相《三家诗拾遗》为本,但对范书并非漫无抉择、完全袭用。如《汝坟》诗中“愵如调饥”一句,《三家诗拾遗》引韩诗作“朝饥”,《杖杜》诗中《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