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典故通考

四书典故通考

无卷数。清陆文籀撰。文籀字周篆,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题曰“四书典故通考”,实止于《论语》。注四书者多详于义理,略于典故,或间及之,也不如他经详博。周柄中《四书典故辨正》颇审核,但原委不具。江永《乡党图考》虽备引注疏,但未及群书,且限于乡党一篇。文籀是书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作单行大书,而以御案录于书的上方。其诸家疏解,则作双行小注。至本条事实不明晰及讹谬待辨正者,则作总按以详之。凡九十六条,皆典制中的犖犖大者。是书乡党则多据江氏《图考》,水道则多据胡氏《禹贡锥指》,其他引三礼注疏居多,大抵皆用前人成就。唯旧说间有未详,或未得折衷者,才偶参己见,但也斟酌妥善,于详博中不乏矜慎。该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活字印本。

猜你喜欢

  • 佩芬阁梵余

    一卷。清查若筠(生卒年不详)撰。查若筠,字珮芬,号缑山谪客,浙江海宁人,刑部郎中查世倓之女,兵部员外秀水汪如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三年(1833)刊本,书前有曹贞秀、顾蕙、其兄查元称、娣赵棻,

  • 五经集说

    六卷。清末张卫邦辑。卫邦字佛颠,湖南益阳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布衣。此书卷首有王德基撰墓志铭。全书言《周易》二卷,《尚书》《诗经》《春秋》《礼记》各一卷。《周易》之上卷,全录《日知录》说;下卷,全录

  • 略论安乐净土义

    一卷。元魏释昙鸾撰。昙鸾生平事迹详见《往日生论注》辞条。《略论安乐净土义》一书,实际上是一篇佛学论文。全篇以六番问答的形式,解释说明极乐世界名相,弘扬安乐净土之意义。第一番通过问答说明安乐国土,由阿弥

  • 孝经义疏

    不分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原籍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漕运、湖广、两广以及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曾师从焦循、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著名学者。

  • 诗经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诗经》解四书,其合者,如“行不由径”,解为“遵大路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为“小子有造”;“南容三复白圭”,解为“慎尔言也”;“子生三

  • 莘县志

    ①八卷。清刘萧纂修。刘萧字功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拔贡出身,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莘县知县。刘萧掌莘县后,见邑志自康熙十一年知县刘维桢重修后,又四十余年未修。前志乃奉檄所纂,仓卒成志,简略舛误

  • 建文年谱

    二卷。明赵士哲编撰。士哲字伯,山东东莱(今莱州)人。该书记明建文帝始末,从洪武十年(1377年)出生始,迄正统五年(1440年)迎居西内止,皆据程济《从亡随笔》一书而成。每条下引证诸家之说而附以己说,

  • 花王阁滕稿

    一卷。明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纪坤,字厚斋,河北献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诸生。是集后有其孙纪容舒跋,称坤少有经世志,久而不遇,乃息意逃禅。晚年所居曰“花王阁”。取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

  • 平度志要

    十二卷。清陈尔延修,王崧翰纂。陈尔延字杏村,安徽合肥人,贡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任平度知州。王崧翰,平度州人,历任定兴县知县。光绪十七年,山东通志局谋纂通志,颁发举要十二条,令各县采辑史料,以

  • 迩言

    十二卷。南宋刘炎(生卒年不详)撰。刘炎字子宣,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精于理学。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