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填词

填词

六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失败后改名换姓,逃匿江湖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不久称疾归里,著述以终。著有《西河合集》。他是清初著名学者,同时也擅长文学。能诗会文,兼工词曲;理论创作,俱有建树,不过成就都不是很高。其文纵横恣肆,穷极精微,以论辩见长,但时亦不免于乖舛诞妄,鄙俚不经之病。其诗则初承云间派遗绪,与西泠派诗人共相倡和,为陈子龙所称赏。后来又进一步从唐诗上溯至六朝,大抵辞采纷披,思路绵邈,颇能出人意表之外。在清初普遍从唐诗趋向宋诗的诗风大转移之际,确实能够不为时尚所动。他亦能词,其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他还能作曲,著有杂剧两种:《不卖嫁》、《不放偷》。当时他同毛先舒、毛际可二人齐名,有所谓“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称。还著有《仲氏易》。本书是他的词集。毛奇龄论词,最薄辛、蒋。观其所撰,令曲学“花间”,慢词宗北宋。然“花间”精妙,而奇龄所作,往往流为纤巧。如《相见欢》云:“愁思远,抛金翦,唾残绒,羞杀鸳鸯衔去一丝红。”〔菩萨蛮〕《午睡图》云:“柳帷褰未闭,隔水窥人至。待起整钗钢,郎今未可前。”几于流荡忘返。北宋高浑,而奇龄所作,往往流为浅薄。如〔满庭芳〕云:“初过清明,才逾上巳。”成俗滥之调,可谓眼高手低。有《西河集本》。

猜你喜欢

  • 乐纬叶图徵

    不分卷。辑佚书,清黄奭辑。黄氏曾辑有《乐纬》凡十八条,此《乐纬叶图徵》凡五十三条。明孙珏《古微书》谓“叶图徵”之义,曰乐不叶则不可以徵,不可以徵则不可以图也。叶图徵大旨谓音律之道可以上合天象,下通人事

  • 隶经文

    四卷。清江藩(1761-1831)撰。藩字子屏,号郑堂,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少学于惠栋、余肃客、江声,著有《汉学师承记》等。此书一开始便讨论明堂的问题。认为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这种制度郑、贾

  • 韩诗遗说补

    一卷。清陶方琦撰。陶方琦字子缜,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为补臧庸《韩诗遗说》而作。陶氏根据诸书及陈乔枞本,既对臧氏本作了校改,又辑录补充其遗漏的部分。所

  • 闻见类纂小史

    十四卷。明魏偁(生卒年不详)撰。魏偁,字达卿,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此书十四卷,分内、外篇,其中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为世法者。外篇七,记神鬼及外国诸事。又有续篇一,皆为杂说。每篇

  • 蒙泉杂言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即无凡例又无序跋,也不分条目。分上下二卷,上卷采撮阴阳五行之说,多穿凿附会。如“阳属万化动者也,动者变;阴属万物静者也,静者定。乾坤者,天地之体也,坎离者,天地之用也。阳生于阴,积

  • 筹算

    二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一部介绍西洋纳皮尔算筹用法的专著,写于1678年。初稿为七卷,梅珏成在编辑《梅氏丛书辑要》时精简为二卷。原术为直筹横写,为了与西方笔算横式书写相适应,《筹算》

  • 京氏易

    八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王保训辑。王保训,江苏无锡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候选知县。京氏之《易》,汉元帝始立博士。东汉末费氏《易》兴,而京氏之学衰,晋代犹有传习。《隋书·经

  • 小儿药证真诀

    见《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 独断

    二卷。东汉蔡邕(132-192)所撰。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少博学,喜好辞章、数术、天文,精通音律。曾为河平长、郎中,后迁议郎。嘉平四年(175),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

  • 锦里新编

    十六卷。清张邦伸(详见《庆诞记》)撰。该书原名《锦里新闻》,因与段成式书同名,遂改定今名。锦里即成都别名。此书记蜀中人物,至清初为断凡《明史》有载或系明朝科第者,概不收录。卷首有邦伸自序及凡例。分名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