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述注

孝经述注

① 一卷。明项撰。,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年间(1368-1398)为按察司佥事。(据《江西志》)该书用古文《孝经》本。其诠释之文不务为深奥之论,而是循文衍义,按章标目,词意颇为简明,可谓经家不支不蔓者。该书《明史·艺文志》未录,朱彝尊《经义考》亦未载,只有《永乐大典》仅存此本。然而编次佚脱,已成残本。其中第七章注文入第六章经文下,致使第六章无注,第七章无经。《四库全书》以所佚经文按古文原本补入。所佚注文则无从葺修完全。该书有清张海鹏辑嘉庆十年(1805)刊《借月山房汇钞》本,《汇钞》影印本;清道光三年(1823)刊陈璜辑《泽古斋重钞》本,清王德瑛辑《今古文孝经汇刻》本,杨晨辑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续台州丛书》本。② 一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号柘堂,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经学家。著述有《毛郑诗释》、《尚书余论》、《孝经述注》、《周易解故》等。是书集唐玄宗、司马光、范祖禹三家之注,认为玄宗《石台孝经注》,取郑玄、王肃、韦昭、虞翻、刘劭、刘、魏真克诸家,摘要剪芜,文约辞畅,在诂家为最善。其他注孝经者虽有数十家,唯有司马光《孝经指解》以及范祖禹《孝经说》尤为明白正大,纯粹为儒家之言,可惜他二人误信古文,窜改篇章,增改字句,寝失其真。此本仍依今文为训,采集众说,无所增附,述而不作,故曰述注。该书的优点是汰冗祛烦,归纳简易,不足为一例改从今文,未免勉强。书前有丁晏自序,书后有其门人陶镶序。该书版本为咸丰七年(1857)刊本。

猜你喜欢

  • 痘证理辨

    一卷,附方一卷。明汪机(生平事迹详见《针灸问对》)撰。此书成于嘉靖元年(1522)。为汪氏感于痘疹流行,害人甚众,于是遍查诸书,欲以救人而著。书中先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直所著之书《博爱心鉴》中有

  •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

    四卷。清汪文台(1896-1844)撰。文台字南士,安徽黟(今黟县)人。府廪生。博学强识,与同县俞正燮友善且齐名。学宗汉儒,著述颇多。认为《论语》邢疏颇为疏略,于是取证古义,博采子史笺传,依照韩婴《诗

  • 伤寒辨证

    四卷。清陈尧道(生卒年不详)撰。陈尧道字素中,三原(今属陕西)人。著有《伤寒痘疹辨证》、《痘科辨证》等书。陈氏《伤寒论》详于治外感伤寒病,略于治外感温热病,且仲景“随经施疗,要不外于辨别表里虚实,阴阳

  • 素问钞补正

    十二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编辑,明丁瓒(生卒年不详)补正。丁瓒字点白,江苏镇江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丁氏因时医多不习《内经·素问》,滑寿《素问钞》久传多误,故根据滑氏旧本,重新加以

  • 三立编

    十二卷。清代王梓撰。王梓字琴伯,郃阳(今陕西中部)人,官至崇宁县知县。此书摘取王守仁著述学说及有关内容,分类编辑而行。作者把王守仁讲学的言论编入“立德”类,把议论事物的言论编入“立功”类,把诗文编入“

  • 名贤汇语

    二十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书前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自序,自称“飞来山人。”序词鄙陋,颇似坊贾伪撰。此书节录均为明人说部,如明陆粲《庚巳编》一卷、侯甸《西樵野记》一卷、沈周《客座新闻》一卷、黄溥《闲

  • 两苏经解七种

    四十一卷。宋苏轼(详见《易传》)、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编收录了苏轼书两种:《东坡先生易传》九卷,此书申王弼之说,多切人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

  • 周易是正

    不分卷。清罗烈撰。罗烈字芰孙,益阳人。此书沿用其伯祖罗敦仁《尚书是正》之体例,对周易有关问题进行辨正。第一为正卦序,目的是为解释卦义提供一可信的方法。第二为正参伍错综,使人们知道正卦序卦的出处。其根据

  • 曹州志

    二十卷。清佟企圣修,苏毓眉等纂。佟企圣字敏若,奉天宁远州人,荫生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曹州知州。苏毓眉,邑人,举人出身。考曹州志,创修于明前守伍礼,再修于正德十年(1515)州守吴瓒,三修于万历

  • 乾坤清气集

    十四卷。明偶桓(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