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宁波府志

宁波府志

①四十二卷。明周希哲、曾镒修,张时彻纂。周希哲,明嘉靖年间任宁波府知府。此志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卷一至卷二为图、舆地志,为表者三,沿革、秩官、选举。卷四至卷二十一为志者三,疆域志,目四:分野、形胜、风俗、山川上下;经制志,目八:官制、学校、公署、兵卫、城隍、邮舍、都鄙、秩祀:物土志,目十三;则壤、户口、物产、贡赋、徭役、祥、坛庙、第宅、冢墓、寺观、古迹、遗事、艺文。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为书者三,其目四:海防、河渠、兵政、田赋。卷二十五至卷四十二为传者二,为名宦、列传,其目十五:名宦、理学、忠节、死事、孝友、淳德、义行、清操、隽异、隐逸、流寓、列女、特艺、仙释。此编用图、传、志、年表之法,规模近古,文胜于质。现有张氏约园抄本和抄本。②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曹秉仁修,万经纂。曹秉仁,雍正初年任宁波府知府。此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三十六卷,首一卷。卷首为天章,其次为舆图、建置、星野、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城隍、学校、坛庙、公署、户赋、盐政、河渠、兵制、秩官、流寓、艺术、仙释、寺观、古迹、艺文、逸学等,共三十六门类。此志对海防、兵制、舆图、山川、形胜等有关军事内容记载颇为详明。而塘堰、坝闸、田赋、盐政等经济情况亦见大略。现有清乾隆六年(1741)色超补刻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猜你喜欢

  • 贵耳集

    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共三卷。南宋张端义(1179-?)撰。张端义字正夫,自号筌翁,郑州(今属河南)人,居于苏州(今属江苏)。曾师事项安世,与杨简、陈埙、魏了翁关系密切,多受其影响。端平(12

  • 答疑孟

    一卷。清陈钟英撰。钟英字英多,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是书就司马光“疑孟”诸条,各为说以驳之,与宋余允文《尊孟辨》援义多同,而词不相袭。该书有道光六年(1826)刊本。

  • 宋传

    见《宋高僧传》。

  • 夏小正校正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尚书今古文注疏》辞条)撰。书首有自序,略言:“夏时古书,存者惟《尚书·禹贡》、《甘誓》及《山海经》,(今晋梅赜所造《五子之歌》《允征》,后刘炫所造《连山》,皆不足征)。孔子欲行夏

  • 大学杂言

    一卷。明刘宗周撰。详见《大学衍义补赞英华》。是书名《杂言》,随举标义,间作问答体。如谓德无明附心而成体,故曰明德。心无善即物以显。则是为至善。谓大学认定始终本末,是入道之诀。谓格物不妨训穷理,只是反躬

  • 堇山集

    十五卷。明李堂(1462-1524)撰。李堂,字时升,号堇山,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累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著有《堇山集》。是集因鄞县有赤堇山,而李堂曾居于其侧,

  • 孟仲子诗论

    一卷。清马国翰辑。孟仲子,未详何许人。《毛诗正义》引赵岐云:孟子从昆弟。《诗谱》云:子恩弟子。《三迁志》云:孟子娶田氏,生子名仲子。《孟子谱》云:仲子名睪,孟子之子。《经典释文》言孔门传诗系统云:李克

  • 平远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刘骏名原修,张天培增修。刘骏名,满洲正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年(1664)任知县。旧志创修于明万历县令刘永祚,至崇祯间,续修三次,其书久佚。康熙九年(1670),刘骏名以板毁无存,其间天时

  • 易经困学录

    四卷。清杨嘉撰。杨嘉字曦斋,安徽桐城诸生。据此书作者自序:“课蒙之余,闲取周易本义读之,玩索反复,至再至三,窃叹紫阳夫子纂辑之精,措辞之简,抉理之绌,穷变之广。诚非浅学都识所能窥其藩蓠之万一”。故此书

  • 周易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士增字松崖,浙江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官至武都训导。是书用《周易》解四书,也有确不易者。如“君子周急不继富”,解为“称物平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解为“如通塞也”;“不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