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书谱

宣和书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敕撰。《宣和书谱》记录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与《宣和画谱》作于同时。《宣和书潜》首卷收录晋、唐、梁、周历代诸帝王十二人书,其中尤以唐太宗、唐明皇手迹居多。从第二卷到第二十卷依次列篆、隶、正、行、草、八分等各体名家,其中篆隶为一卷,正书共四卷,行书共六卷,草书共七卷,最后一卷是八分书,后附制诏诰命。各书体之前都冠以叙论,依朝代顺序列各体书家,然后各系书家小传,兼品评其书学之风格源流,传后附法书目录。是书所收宋代书家,终止于蔡京、蔡卞、米芾,盖此书即为这三人所审定。此三人皆宋代书法大家,且米氏尤擅辨别,故著录《宣和书谱》,三人之才各得施展。据宋蔡绦(蔡京之子)《铁围山丛谈》中称见内府书目硬黄帖二王达三千八百余幅,颜鲁公墨迹亦达八百之余,而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及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书帖更是无法胜数,惟两晋存者有限。今《宣和书谱》所收载王羲之帖仅二百四十三幅,王献之帖八十九幅,颜真卿帖也仅二十八幅,大概是著录者精汰细简以防鱼目之混而收之甚少,却也保存下丰富的书法史料。是书之编纂叙述详尽,议论简明;遗文佚事,也赖之以存,而且对于书法之见独到精细,编排体例亦佳。是书所收书目,不但是鉴赏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研究书学和书迹流传的宝贵资料。是书最早的版本是宋元间刊本,而后有明嘉靖刊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明嘉靖庚子杨升庵刊本、《八千卷楼》有明钞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8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顾逸点校本。

猜你喜欢

  • 介庵词

    一卷。宋赵彦端(1121-1175)撰。赵彦端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魏王赵廷美七世孙。绍兴八年(1138)进士。十二年为左修职郎、钱塘县主簿。乾道三年(1167),自右司员外郎,以直显

  • 墉城集仙录

    六卷。五代蜀杜光庭(详见《了证歌》)撰。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或女仙,世人称仙女,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取材于《汉武内传》、《真诰》等道书

  • 群书归正集

    十卷。明林昺(生卒年不详)撰。林昺号方塘,鄞县(今属浙江)人。隆庆中诸生。此书为作者八十四岁时所著,原本四十二卷。其从孙林祖述删为十卷,原书十六门仍其旧。书中皆援引旧文,断以正理。《四库全书总目》评此

  • 新疆外藩纪略

    二卷。旧题椿园氏著。椿园氏清人,生卒年不详。一生四海宦游,生于燕,而官于秦晋齐楚吴越,南及岭表,东越医无闾,渡辽水而游,壮年复西出阳关,逾河源三千余里。此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03年)。分上、下两卷

  • 周易浅玩

    二卷。清李宗澳撰。李宗澳,临川人。此书上卷为上经,下卷为下经,在诠释经文时,仿程传体例,只释六十四卦。李氏治易,反对抄袭旧解、陈陈相因的做法,因而在经说中能够直抒己见,不尽循旧诂。如在解释“同人伏戎于

  • 定制集

    见《道门定制》

  • 尚书考疑

    一卷。清凌鸣喈撰。凌鸣喈字觉甫,号泊斋,浙江乌程人,以进士官兵部郎中。本书始于《虞书》,而在“禋于六宗”以下即阙,可能现存本书为未完稿。本书为凌鸣喈对《尚书》中一些有疑点的问题进行的考证。其中对《虞书

  • 小学稽业

    五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是作者根据朱熹《小学》改编而成的一部封建正统的儿童教育课本。作者在《序》中说明了其改编的目的:“朱子小学所载天道、性命……诸条皆非幼童事,且无分于《大学》,

  • 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

    四卷。清瞿中溶撰。瞿中溶,详见《集虎符鱼符考》条。本书卷末,有张钧衡跋。张在跋中说,原稿为160卷。稿成未付印,藏于陆莘农家。后潘文勤借阅,欲为刊行,竟以卷帙太多不果。后陆取回时,舟复洞庭,稿遂没于水

  • 方言注

    十三卷。东晋郭璞注。郭璞生平见“尔雅注疏”。《方言》注本,以郭注为最早。今本《方言注》十三卷。然郭氏《方言注序》谓《方言》有“三五之篇”,刘歆与扬雄往来书亦说《方言》十五卷。然《隋书·经籍志》与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