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商谊

尚书商谊

三卷。王树楠撰。王树楠(1859——1936年)字晋卿,号陶庐老人,近代学者,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清亡入民国后,曾参加编修《清史稿》,著有《陶庐文集》等。在“自序”中,王树楠称,清代治《尚书》者,自从王鸣盛的《尚书后案》搜辑马融、郑玄之说以后,凡世之尊奉汉学者,均以为是真孔嫡传,不敢有异议。而王树楠的友人吴汝纶认为只有司马迁得之孔氏古说为最多,因其曾亲从孔安国问故,又深知三代文章体要之所在,所以著录于《史记》者其说可为凭,“而其谊为最确”。王树楠也曾认为马融、郑玄所传之漆书古文,乃是古文字体,并非是真正见到了孔氏原书,但马、郑去古不远,当时孔氏旧说一定还有保存下来的。王树楠虽盛赞吴汝纶所注《尚书》,主要依据司马迁的《史记》,“其识远在江、孙之上”,但王树楠又说:“若据此以尽废马、郑之谊,窃不谓然。向读江艮庭《尚书集注音疏》,多穿凿浅陋之说,其妄易经学,尤为马、郑之罪人。孙渊如陈谊疏通,然商、周以下诸篇,率多抄袭伪孔氏,蔡氏及王、江诸说之旧,苟且成书,君子病焉。”所以王树楠便条记江声、孙星衍两家之失,又与吴汝纶相商榷,故名此书曰《尚书商谊》。本书对于字句训诂多有阐发,其卷三辨《康诰》、《酒诰》、《梓材》三篇的时代,以及《顾命》受册当在祖庙后,对于诸说都有所折衷。有一定的参观价值。本书为家刊本。

猜你喜欢

  • 谭子诗归

    十卷。明谭元春(1586-1637)撰。谭元春,字友夏,号鹄湾。竟陵(湖北天门)人。天启三年(1623)贡生。著有《谭友夏合集》。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如《

  • 周易参同契释疑

    见《周易参同契发挥》附。

  • 李氏音鉴

    六卷。清李汝珍撰。汝珍(1763-1830或1828)字松石,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官河南县丞。师事凌廷堪,论文之暇兼及音韵杂艺。晚年困乏,所作《镜花缘》著称于文学界。是书初刊于嘉庆十五年(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一卷。元王国端(生卒年不详)撰。王国端,婺源(今属江西)人。其父王镜泽为当时名医,擅长针灸。王国端继承父业,亦以针灸闻名。曾托名扁鹊相传,专论针灸之法,参以家传经验,此书成于天历二年(1329)。首为

  • 四书补义

    七卷。清陶起庠撰。陶起庠字虞上,湖北广济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三卷。首有自序,认为书有本义,有旁义,有余义,或考经义,以求其理;或征传义,以纪其事。道通为一,无异非

  • 余杭县新志

    八卷。清龚嵘纂修。龚嵘,字岱生,福建闽县(今福州闽侯县)人,康熙十九年(1680)以贡生授余杭知县。在任时浚南渠河,增筑铺坝,修南湖六桥,续修邑志。二十二年(1683),春夏大旱,传染病流行,捐俸设三

  • 汉川图记征实

    六卷,清田宗汉纂修。田宗汉,字云槎,本县人。弱冠时,值粤捻军起义,迁家湖畔,挟书自随,凡经世有用之文,无不悉心研究,慨然放弃赴科举,幕游各军,遍历数省。所至多留心利病,足迹所至,即以所制审度表测量距离

  • 十三经诂答问

    六卷。清冯登府撰。此书写在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之后,其精粹不及钱氏之书。篇中对于《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亦引钱说。篇中还认为东晋时别有一孔安国,亦通经学,与梅赜上书元帝时相先后,《尚书传》

  • 晓春阁诗集

    一卷。清尤澹仙撰。尤澹仙,生卒年不详,字素兰,号寄湘女史,江苏长州(今苏州)人,清代诗人。此书为《吴中十子诗钞》之一。卷首题有:“林屋山人任兆麟心斋阅定,清溪内史张允滋选”字样,有任兆麟及沈持玉女士所

  • 石经仪礼

    一卷。清马国翰辑。所辑《仪礼·大射仪》文七十五字,与今本相同。近世出土的熹平石经数百石,《仪礼》各篇大体可见,其中与今本不同的很多。吴兴徐鸿宝所藏新出《大射仪》一石十二字,恰在此碑之下。只是此石“媵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