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左国悉事

左国悉事

不分卷。清杨一昆撰。一昆字无怪,天津(今天津)人。自弱冠教书,历三十余年,对《礼记》、《周礼》、《尔雅》、《仪礼》等书都有删本。著有《教书积德法》及《左国悉事》行于世。据自序说,五经三传,是读书人的骨,读书而不读经传,却以朱熹注为骨,读完朱熹注就去做时文,时文一定做不好。此书之作,就是有感于当时读书人只知有朱注,而将《左传》《国语》等古代典籍弃之不顾,于是节取《左传》《国语》之文,分类排比。其书不分卷,按分国纪事,厘为九篇,依次为鲁、齐、楚、吴越、郑、宋、周、卫、晋秦。都是先载各国年谱,然后以事系年,附于其后。编首有凡例、提要。此书占齐履谦《春秋诸国统纪》、刘绩《春秋左传类解》等书体例相近。只不过齐、刘二氏之书都以经传为主,并且分载全文,不加删节。杨一昆此书则在经传之外,兼取《国语》中的事类分列于各国之下,以国为纲,以年为纬,又多有删节,不尽录全文。此书对经传割裂分配不尽适当,且任意删节,往往前后失去联络,价值不大。此书无刻本。

猜你喜欢

  • 列国变通兴盛记

    四卷。英国人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撰。李提摩太,字菩岳。英国浸礼今教士。1870年来华,为该会代理人。后到北京、天津从事文学及编辑工作。1890年任天津《时报》主笔。撰写此书。书四

  • 慎子

    一卷。慎到(前350-前275)撰。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记载较为简略。据《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到为稷下先生,与田骈齐名,至湣王时而去。”《战国策·赵策》亦云:“蔺相如困秦王,归

  • 桥门听雨诗

    一卷。明金庠编。金庠,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永乐七年(140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得陈燧等九十五人。时值巡幸北京,诸贡士寓居太学俟廷对,雨中取杜甫“好雨知时节”及“落日放船好”

  • 道峰集

    六卷。明章适(约1561前后在世)撰。章适,字景南,号道峰,兰溪(今浙江兰溪)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因疏请景裕二王出阁讲读,忤旨告归。著有《道峰集》。是集乃是

  • 易经征实解

    无卷数。清胡翔瀛撰。胡氏曾著有《易象授蒙》。此书原稿存于胡氏家中二百六十余年,直至民国六年(1917)才由其裔孙胡鹏昌以活字印刷刊行。此书取全易卦爻辞之为吉为凶为悔为吝者,征以事实,分类逐条辨析,所以

  • 易爻例

    一卷。清吴翊寅撰。此书与作者所著《易彖传大义述》相为表里。分三部分,一为消息升降爻例。二为消息升降卦本图,三为旁通反对卦变图。作者认为乾坤为众卦之祖,十二消息卦为乾坤两卦所生,而五十杂卦都是由十二消息

  • 明秋馆集

    三卷。清裘凌仙(?-1906)撰。裘凌仙,字筱芸,广陵(今扬州市)人。嫁广平秦太守。裘凌仙自幼聪颖,十三岁能诗,十五岁能文章。博览经史,下笔千言不加思索。裘凌仙自言其馆曰:“明秋盖以秋气清明,足以振豪

  • 邵村学易

    二十卷。清末民初张其淦撰。张其淦字豫泉,号邵村,广东东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作者认为《老子》中所讲的“道”即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相传之道,与《归藏》所讲首坤之义相合

  • 儒林全传

    二十卷。明魏显国撰。显国情况见《历代相臣传》条。该书主要记载历代儒家学者事迹生平,上起孔子,下至元代吴澄。书中内容亦皆采录历代史书,其体例特点与价值和《历代相臣传》相同。有明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古籍善

  • 易类

    《易》又称《周易》,是先秦的卜筮之书。《易》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相传伏羲作八卦,文王重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爻辞,是为《易》的经的部分,到战国时,出现《彖辞》、《象辞》、《系辞》、《文言》、《说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