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雅堂诗集

广雅堂诗集

四卷。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锐意新政,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光绪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卒溢文襄。张之洞以词章之学为深,著有《书目答问》、《輶轩语》、《张文襄公全集》等。《广雅堂集》收诗近一百六十首。张之洞职守宦海,六十岁前,诗仅余事。督鄂十八年,唯《赠俄太子》及《赠希腊世子》二律,且系幕僚拟作,张之洞稍加润色而成。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自两江还鄂,始一意为诗。《忆蜀游十首》、《忆岭南草木诗》即此间所作。六十岁后乃以吟咏自娱,而历尽沧桑,认识深刻,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表达更加深厚,笔力也达老练雄浑之境。以《五北歌》与《四生哀》、《连珠诗》与《湖北提学宫署草木诗》比较,如出两手。《广雅堂诗集》有光绪间顺德龙凤镳刊本,又有民国十九年(1930年)北平影印本及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春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梦窗稿

    四卷。《补遗》一卷。宋吴文英(约1212-约1272)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

  • 明代千遗民诗咏

    十卷。二编十卷。清张其洤撰。生卒年未详。张其洤字豫泉,广东东莞人。此书取无锡孙静庵《明遗民录》、《九龙真逸胜朝粤东遗民录》等书,所录遗民,各系以诗,其门人祁垣为之注,取材既不甚广,所注又未见出处。遗民

  • 六经略注序

    一卷。常爽(生卒年不详)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常爽字任明,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魏著名的经学家。据《北史·常爽传)记载:“爽少而聪敏,严正有气慨”,“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

  • 黄氏日抄

    九十五卷。南宋黄震(1213-1280)撰。黄震字东发,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历任吴县尉、抚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浙东提举常平等职。宋亡后,隐居宝幢山,饿死师事五文贯,

  • 诗文原始

    一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生平详见《诗学事类》及《李沧溟集选》辞目。但此书自明以来,不闻为李攀龙所作,其观点亦不像李攀龙语。疑亦曹溶掇拾割裂之书,伪题李攀龙名。《四库全书总目》列为

  • 中国关系论

    四卷续一卷。美国林乐知(1836-1907)撰。林乐知,美国监理会教士。1860年来华传教,后转于中国政府机关任翻译及教习职,凡十八年,为上海江南制造局和海关译书三百九十余部。1879年在苏州创办博习

  • 龟巢稿

    二十卷。元谢应芳(1296-1392)撰。应芳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以讲学为业。江浙行省举其为清献书院山长,不就。至正初,隐居白鹤溪,构室名龟巢,自号龟巢老人,因以名集。卷一赋,卷二至十一诗词,

  •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三十二卷。清高宗乾隆十二年敕梁诗正等辑录,成于乾隆十五年。该法帖辑录自魏晋至明代书迹共三十二卷,几乎尽录停云馆、郁冈斋、戏鸿堂、快雪堂等诸家名帖之名迹,卷帙之富,为历来官帖中少见。但因选择不精不慎,以

  • 明儒讲学考

    一卷。清代程嗣章撰。程嗣章字元朴,号南耕,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全编总括明代诸儒家主要情况,介绍其源流、宗派、仕履、学说等情况。此书对了解明代儒家有一定帮助。

  • 三元参赞延寿书

    五卷。元李鹏飞(生卒年不详)撰。李鹏飞,自号九华澄心老人。池州建德(今属安徽贵池)人,以行医济人为乐,终为名医。编撰《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三元参赞延寿书》,又称《三元延寿参赞书》。此书篇首有四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