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张氏三礼图

张氏三礼图

一卷。唐张镒(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中书侍朗平章事,凤翔陇右节度使。新、旧《唐书》皆有传。传称“大历五年(770),除濠州刺史,为政清净,州事大理,乃招经术之士,讲训生徒,撰《三礼图》九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卷数相同;今原书已佚,惟聂崇义《三礼图》引之,马国翰遂据以辑录,凡得十余条,订为一卷。考窦俨聂氏《三礼图》序,称其“博采旧图,凡得六本”,今以聂图所引考之,只有郑玄、阮谌、梁正及张镒四家。张镒书最晚出,故于元端上公衮冕絺冕缁衣玄衣诸条,引证独详,其它如释委貌皮树中匜罍等制度,亦间存旧说,足资参考。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吴文正公集

    一百卷。《私录》二卷。元吴澄(1249-1333)撰。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宋咸淳间举进士不中,还乡筑草屋讲学,人称草庐先生。入元为官,至翰林学士,以经筵讲官主修《英宗实录》。此集前九十卷

  • 周易集解

    十七卷。唐李鼎祚(生卒年不详)撰。李鼎祚,资州盘石(今四川资中西北)人。据刘毓崧《通义堂集》卷一引李氏《周易集解》跋云:“明皇幸蜀,鼎祚进《平胡论》,后召为左拾遗。肃宗乾元元年,奏以山川阔远,请割泸、

  • 洪文惠年谱

    一卷。清钱大昕(见《廿二史考异》)撰。该谱记宋代洪适事迹。适字景伯,饶州鄱阳人,皓之子,卒谥文惠。以词科起家,累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为一时名臣,卒谥文惠,著有《盘洲文集》等书。此谱端末颇具,

  • 大学还旧

    一卷。清王廷植(生卒年未详)撰。“还旧”意为圣人之旧,即从旧本,但是书也不尽从旧解。以为《大学》指古圣人之学,《大学》之道,即圣人之道,纲领圣人之学,条目学圣人之学;纲领在止善,条目在格物。“大学之道

  • 永州府志

    ①二十四卷。清姜承基修,常在纂。姜承基,字慕庵,盖平人,曾任永州府知府。常在,道州人。永州之名,始于唐代。清康熙年间,姜承基任县令后,殷殷于察吏安民,征文考献,搜得旧志残简,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三易寒

  • 医闾集

    九卷。明贺钦(1437-1510)撰。贺钦字克恭、别号医闾,其先人为浙江定海人,以戍籍隶辽东义州卫。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寻告病归。弘治初(1488)起陕西参议,檄未至而母殁,乃上疏

  • 观堂集林

    二十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近代学者。早年结识清末学部参事罗振玉,就读于东文学社。1901年赴日留学,翌年回国,任南通、苏

  • 大乘起信论义疏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起信论》是天竺僧人马鸣依《楞伽经》所撰,其内容详见《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辞条。该疏以八识常住为体,修行趣人为宗。以第八识释心,以第七

  • 春秋四传刈实

    十二卷。清徐锡禧撰。锡禧,奉新(今江西奉新)人。该书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加以综合,进行折衷,删除繁文,力求简明。有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 读书镜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