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管新编
八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生平详见《唐雅》辞目。本书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所收自周迄元计诗歌、铭颂、辞赋、赞诔六百五十四篇,璇玑图一篇,序诫、书记、奏疏、表三十三篇。采掇颇富,讹舛亦不少。本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八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生平详见《唐雅》辞目。本书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所收自周迄元计诗歌、铭颂、辞赋、赞诔六百五十四篇,璇玑图一篇,序诫、书记、奏疏、表三十三篇。采掇颇富,讹舛亦不少。本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见《佛家历代通载》。
二十卷。清末陈澹然(生卒年不详)撰。澹然,安徽桐城人,近代古文家。先是澹然师方柏堂受意于曾国藩,为与太平天国军作战中战死的清军将帅作传,纂成数十卷,惟未刊印。三十余年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命澹然对此书加以
无卷数。艾南英(1583-1646)撰。南英字千子,一字千之,东乡(今属江西省)人。明末学者。为诸生,好学,善读书,以文名世。天启四年(1624)举于乡。后屡试不第。西京陷,入闽,唐王朱聿键召见,授兵
见《兵经》。
四集四十回。题“古吴金木散人编”,其真实姓氏不知。孙楷第据临海逸叟叙推断:“刻书者为书林龚某,撰小说者为吴某,当亦选家者流。”该书为小说集,分“风、花、雪、月”四集,每集演一篇故事,共四篇。每集又分十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1770),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
六卷。清赵佑撰。《尚书》多异读,所以异义繁滋。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而特从《尚书》的注疏、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折衷为之考订。如“平秩南讹”一条,此书引《史记·五帝本纪》曰:“‘南讹’作
十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门人秦溪、杨复附注,后学复轩刘垓孙增注。前有朱子自序。是书分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五卷,祭礼二卷;其图散见各门中;其附注、增注,俱以阴文标明,字体古雅,
十一种,一百零一卷。清徐友兰编。徐友兰字叔倍,生平事迹不详。曾在农部做官。丛书所收如明凌迪知《左传腴词》八卷、《太史华句》八卷、《两汉隽言》十六卷、《文选锦字录》二十一卷等都是抄录锦言粹语的著作,而且
五卷。明孙泰来、孙明来(生卒年不详)编。孙氏二人为兄弟,休宁(今属安徽)人,明代名医孙一奎之子。此书又名《孙文垣医案》、《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孙一奎撰,其门人余煌、其子泰来、明来同编,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