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子

文子

二卷。战国时文子(生卒年不详)撰。文子其人,姓名与事迹均不详。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书已亡佚),据《史记》及南朝宋斐骃《史记集解》所载,将计然、文子二人合而为一,于是便有文子姓辛名钘,号计然,葵邱上人,老子弟子,范蠡之师等说。《汉书·艺文志》著录《文子》九篇,唐代颜师古为其作注说:“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唐马总《意林》称文子与计然,截然两人两书,李暹合为一人,谬甚。宋杜道坚认为颜师古说与孔子同时是对的,而其疑称周平王问之语或为楚平王之误。《文子》又名《通玄真经》。其书要本归老子之学,糅杂名法儒墨诸家。列老氏之言加以论释,引言与论释混杂难辨。所引《老子》之语,多数与今本《老子》相同,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其关于道的论释,却颇为深刻。认为道是高不可极、深不可测的,能够包裹天地,禀受无形;其源流浊浊,冲而不盈;浊以静之徐清,施之无穷,无所朝夕,表之不盈;用手一握,能约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日月星三光。山以道而高,渊以道而深;兽以道而能走,鸟以道而能飞,麟以道而能游,凤以道而能翔。认为道是虚无,而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这五项是道的形象。认为清静恬淡能够和人之性,所以静漠恬淡能够养生,和愉虚无能够据德,即外不乱内,性得其宜;静不动而和,德安其位。能够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就可以说是体道。文中关于治身、治国、治世之道,也多有精彩议论,但不外乎清静无为之说。《文子》一书,《汉志》著录九篇,《隋志》载十二篇,《七略》为九篇,李暹及唐徐灵府都作十二卷。清《四库全书》录为二卷。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篇差之数的不同,而其内容大体相同。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评说,唐柳宗元指其为“驳书”,讥其真伪混杂。但又认为其书理道深至,语言精炼,非周秦间人不能为,与《关尹子》、《亢仓子》等伪作迥别。唐天宝中,诏号文子为通玄子,《文子》书为《通玄真经》。后来有些学者认为此书是西汉作品,其中大半抄自《淮南子》。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书中大部分内容不见于今本《文子》,而《道德》一章,有六段与今本大体相同。出土的竹简证明《文子》一书成于战国时期,是后世研究道家学说的重要典籍之一。虽然此书有伪托之嫌,而其实有可取之处。传统认为其书为汉代作品未免不确。现存明《道藏》(题《通玄真经》徐灵府注)本、清《四库全书》本、《说郛》本、《墨海金壶》本、《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等。

猜你喜欢

  • 读礼志疑

    六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后辞官归。学宗程朱。著有《古文尚书考》、《困勉录》、《松阳讲义》、《

  • 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

    一卷。清邱嘉穗撰。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上杭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至善县知县。此书大旨谓《大学》“格致”一传,本来没有阙佚,不过是出现了错简而已。因此,不仅朱熹所补为误

  • 明孝友传

    八卷。明郭凝之撰,凝之事迹见《孝友传》条。该书乃是《孝友传》续作,全采明代之人,上起士大夫,下至沙门和尚、乞丐。人各为传,共计429人。

  • 词林纪事

    二十二卷。清张宗橚(1705-约1775)辑。张宗橚字泳川,号思岩,海盐(今属浙江省)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5),约卒于乾隆四十年(1775)。张氏为海盐世家,代有闻人。其兄张宗楠辑有王士祯《带

  • 循园诗钞

    八卷。清杨文锴(1863-1927)撰。杨文锴,字鬯孙,湖南宁乡人。光绪、宣统间任江苏盐大使,辛亥革命后返乡闲居,后投水自尽。杨文锴之诗内容较为单薄,很少反映现实。绘景状物之作,尚情真意切,《游洛伽山

  • 耿嵩阳种田法

    一卷。明耿阴楼(?-1638)撰。清道光年间,赵梦龄的《区种五种》刊行时,附有耿阴楼的《国脉民天》的大部分(除掉“区田”部分),题名为《耿嵩阳种田法》。

  • 周稚圭年谱

    一卷。清周汝筠、周汝策辑。汝筠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至江西督粮道。汝策事迹未详,二人俱为谱主之子。谱主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号退庵。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嘉庆十三年(1808

  • 玩易四道

    十四卷。清黄寅阶撰。黄寅阶字俣赓。南海人。曾官潮州惠来县训导。四道者即“系辞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全书卷一至卷十解上下经,卷十一至十三解各卦,十四卷为图说。作者

  • 强识略

    四十卷。明吴梦材(生卒年不详)撰。吴梦材字国贤,崇阳(今湖北武昌)人。本书分三十九类。每类为一卷,只有杂志类分上下二卷。其内容皆截取自类书,略加编排成文。卷端刻王世贞批二行云:《强识略》,奇书也,梓之

  • 周易精蕴汇解

    十八卷。清谭爱莲撰。爱莲字净方,新化(今湖南新化县)人,乾隆岁贡生,邃于经学,尤精于《易》。此书对象数义理的论述颇为详尽,取采众家之说也能得其精要处。此稿撰成后,颇得乾嘉诸儒推许。全书为赵体密行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