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字学音篇

文字学音篇

五章。钱玄同著。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夏,字中季,少号德潜,后改掇献,又号疑古。浙江省吴兴县人。1906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1908年起,从章太炎学习国学,精研音韵训诂及《说文》之学。返国后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尚著《国音沿革六讲》、《说文部首今读》、《说文音符今读》、《说文段注小笺》等。是编是钱氏1917年在北大预科讲授音韵学的讲义。全书共分五章,首论“纽”、“韵”的一般概念。次以主要篇幅阐述《广韵》的声、韵、等、呼,以及二百零六韵与韵摄的关系,讨论了反切的起源、方法和弊病,介绍了古音十九纽和二十八韵之说及当时新兴的“注音字母”。书中把古今字音的演变分为六个时期: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其中两汉可附于周秦,魏晋南北朝可冠于隋唐宋,元明清可与现代合而为一。钱氏认为把声纽的发音部位分为五音、七音、九音均不尽合理,而把喉音命名为深喉音、牙音为浅喉音(晓、匣归于此),把舌头、半舌、舌上合为舌音,把齿头、正齿、半齿合为齿音,把重唇、轻唇合为唇音。钱氏把《广韵》韵类析为三百三十九类,合为二十二摄。采用黄侃之说把古韵分为二十八部,声纽并为十九类。《文字学音篇》是一部全面论述音韵之学的著作。钱氏曾师事章太炎,同时亦受到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等西方学者的影响,因此是一部由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过渡的作品,曾产生很大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18年初版。

猜你喜欢

  • 打箭炉志略

    不分卷。佚名编。该地为今日的四川康定县。此地为康熙四十年(1701)开创历史。《打箭炉志略》传抄乾隆本。该志不分卷,分为:建置、疆域、职官、山川、津渡、城垣、庙宇、营汛、坛庙、台务、关榨、土司、驿递、

  • 求阙斋读书录

    十卷。清代曾国藩(1824-1890)撰。曾国藩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作者读书时,常随笔在卷上做笔记,有时也记在日记上,光绪年间学者王定安整理作者笔

  • 勾股割圆记

    三卷。清戴震(1724-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1744年撰《策算》一卷。1752年开始跟江永(1681-1762)学算,1755年撰《勾股割圆记》三卷。1762年举人。1773年开四

  • 诗义堂集

    二卷。《后集》六卷。清彭辂(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彭辂字敬舆,号泰来,广东高要人,生卒年均不详。少喜欢诗古文辞,古文金石都有成书。尤其是诗学的功力颇深,其特点是不为旧制所限,敢于创新,可谓群雅之才

  • 米襄阳外纪

    十二卷。明范明泰撰。范明泰,字长康,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该书主要编录北宋书画家米芾遗事。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米襄阳。该书分恩遇、颠

  • 两罍轩法帖

    二卷。清吴云辑。吴云字平斋,其藏夏、商、周三代古器甚富,有两齐侯罍,便以名其轩,著有《彝器图释》、《古印考》等书,也以“两罍轩”为名。此刻朱熹《周易本义》稿一卷,魏了翁《文向帖》真迹一卷。《周易本义》

  • 翻译六事箴言

    四卷。清代叶玉屏撰。此书主要摘取前贤修身处事的有关格言编辑而成,分“持身”、“持家”、“居官”、“居乡”、“处事”、“处人”六门,即所谓“六事”,格言警句言简意深。此书满语本为孟保据此汉语本译成。有咸

  • 留香室丛刻

    十种,六十八卷,清梁章钜、祝昌泰编。梁章钜,福建长乐人。祝昌泰,福建浦城人。丛书收福建先贤著作十种:宋何《春渚纪闻》十卷、宋真山民《真山民集》一卷、宋真德秀《西山文钞》八卷、宋杨亿《西崑酬唱集》二卷、

  • 事偶韵语

    一卷,旧本称钱塘凌纬撰,作者生卒年代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共收集有五言绝句一百首,书前自序云:“唐李瀚蒙求,以四言成编,诚便记览。自后文士往往效而为之,未有增至五言者。余因暇日观历代君臣言行多有补于世教,

  • 东征集

    六卷。清蓝鼎元撰。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朱一贵反清起义后,蓝鼎元随其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赴台镇压,在军中充任蓝廷珍的幕僚,帮其“日夜筹谋,安抚整顿,至忘寝食,不敢惮烦”(《东征集·旧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