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房四谱

文房四谱

五卷。宋苏易简撰。苏易简,生卒年不详,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第一,才思敏捷,以文章知名,很受太宗赏识。曾先后任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出任邓州、陈州知州。其著作除《文房四谱》外,有《续翰林志》及文集。《文房四谱》是记载历代笔、墨、纸、砚原委本末及其故实,继以辞赋诗文合而为一之书。书前有徐铉序文,书后有雍熙三年九月作者自序。笔谱二卷,砚谱、纸谱、墨谱各一卷,并附有笔格(笔架)、水滴(贮水供磨墨用的文具)。笔谱二卷,其内容分为五部分:一之叙事,二之造,三之笔势,四之杂说,五之辞赋。砚、纸、墨各谱内容均分为四部分:一之叙事,二之造,三之杂说,四之辞赋。是书搜采的内容颇为详博,如梁元帝的《忠臣传》、顾野王的《舆地志》等书,早已亡佚,只有借此书,可见其概略。其它引用,也多为宋以前旧籍,足以广典据而资博闻。体例,仿欧阳询《艺文类聚》体式,所不同的是欧阳询之书,兼罗众目。而易简之书,专举一器一物,辑成一谱。仿欧阳氏之体例,从易简开始,并对后代影响深远,如《砚笺》、《蟹录》,皆沿用这种写法。是书当时甚受重视,藏于秘阁。尤袤《遂初堂书目》作《文房四宝谱》,又有《续文房四宝谱》,现只题《文房四谱》,与宋史本传相同。现存《百川学海》本、《学海类编》本、《学津讨原》本、胡文焕校刊本(不全)、清钞本、《四库全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补注

    四十一卷。清末段复昌撰。段复昌字烰,衡阳人。此书欲广辑古注,补前人所未及。除古易注疏外,凡史汉及子书中有释《易》之处,全部收入,其份量较李鼎祚《周易集解》滋多。又所辑易注,以汉魏六朝诸儒之理数和易象为

  • 史学丛书

    ①九十三种,一千七百七十一卷。广雅书局编,南海廖译群总校。张之洞总督两粤时,于番禺开设广雅书局,所刻以史学著作为多,其意盖在于集成史藏。后广雅书局按四部辑收部分所刻书,成《广雅书局丛书》,上海书坊又择

  • 魏正始石经残字

    二卷(影印本)。民国十二年(1923)海宁陈乃乾影印,其旧本从罗振玉处借得。书首录王广庆《洛阳先后出土正始三体石经记》一文,历述三体石经先后出土的经过,颇为详备。次录王国维手札一份,论述石经《尚书》首

  • 文奇豹斑

    十二卷。明陈继儒(生卒年不详)撰。陈继儒著有《邵康节外记》。本书分天文、地理、人物、文史、花木、鸟兽、器用、人事、释教、字学十类。都是转抄他书的一些点滴文字。未卷字学类,分韵编古字,其错误尤多。

  • 四书说约

    六卷。明孙肇兴撰。书首有王绩灿、李邦华序及肇兴所为《看书摘训》及《弁言》。《摘训》称以实字观义理,虚字审精神,言言能返证于自己,事事可实按之目前。《弁言》称“会神按脉,各从本章本句,讽咏玩味,觉指点开

  • 山谷词

    一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中书舍人等职。有“苏门四学士”之称。本书是黄

  • 汉熹平石经遗字

    一卷。清万中立辑。中立字梅崖。家藏金石拓本极多。此书就是以其家藏之宋拓汉熹平石经残字二种,附以翁方纲模刻之本影印而成的。中立於光绪二十三年(1897)得黄易小蓬莱阁所藏汉熹平石经遗字拓本,后一年又得孙

  • 实藏论

    一卷。姚秦释僧肇撰。僧肇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注》条。《实藏论》目录,最早见载于日本国珍月录,唐初以前诸家目录均没有记载。入藏始于明代,全书不过万言。分三品,即:空有品第一,述众生由真起妄之原因,

  • 繁露园集

    二十二卷。明董复亨(约1605前后在世)撰。董复亨,字元仲,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转布政司参政,未任而卒。著有《繁覆园集》。是集为董复亨诗文集。

  • 安徽通志

    二百六十卷,首六卷。清陶澍、邓廷桢修,李振庸、韩玫纂。陶澍(1779-1839),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由编修历给事中,授川东道,迁山西按察使,清道光元年(1821)擢安徽布政使,三年正月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