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源

文源

十二卷,附录二卷。近代林义光(生卒年不详)撰。义光字药园,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林氏认为《说文解字》只就篆字说解,不足以探文字制作之原,因采辑钟鼎遗文,审察六书,以定诸字之本形、本义。是书前为林氏自序,卷首为《六书通义》、《古韵略说》及《凡例》。卷一至卷六为象形,卷七至卷九为指事,卷十为会意,卷十一、十二为转注与形声。末以《通检》及《引用彝器异名笺》附后。林氏把象形分为五类:(1)全体象形,即画成全物者;(2)连延象形,即兼象旁物者;(3)分理象形,即诘屈成象者;(4)表象象形,即全体象形惟标物象者;(5)殽列象形,即诸形参两本列成一物象者。把指事分为三类:(1)表象指事,即由象形别加表识者;(2)殽列指事,即积文字以见义者;(3)形变指事,即取反文或半体为形者。以转注并于形声,以为转注兼形声。又分形声从二声者为二重形声。加之会意,总为十二类。假借不另立类,仅于《六书通义》中论及。每类之字,首列金文,金文不备者,则取足于小篆,欲以金文贯彻一切文字。惟林氏于六书之义未能悉通,又以六书之例不尽合于金文,乃变更六书体例以就金文,而曲成其说。统观全书,颇多创见,有补于《说文》之不足,但臆断之处不少,谬误至极,如以转注皆兼形声,其小纯不能掩其大疵。是书有林氏自出的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读史记札记

    一卷,清潘永季撰。潘永季,字纯甫,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全书主要是读《史记》的心得记录,主要对《史记》中的十表及《货殖列传》等进行精详地阐述。郑樵说《史记》一书功在十表,《史记》表以著年,略于年为世表

  • 连城璧

    见《无声戏》。

  • 西山群仙会真记

    五卷。旧本题华阳真人施肩吾(生卒年不详)撰。施肩吾,唐道士,字希圣,睦州分水(今属浙江桐卢)人,唐元和十年(815)进士,隐于洪州西山(今属江西新建县西,一名南昌山)修道,号华阳真人,又号栖真子。相传

  • 东轩笔录

    十五卷。宋魏泰撰,生卒年不详。魏泰字道辅,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有口才,善作文章,好伪托他人名作书,如《志怪集》、《括异志》托名张师正作;《碧云騢》托梅尧臣名作。用己名所作之书有《临汉隐居集》,《临汉

  • 屈子生卒年月考

    一卷。清陈场(生卒年不详)撰。陈场,字子,江宁(今江苏江宁)人。此书仅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黎阳端木氏刊巾箱本《楚辞》附录。陈氏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二句,依甄鸾《五经算术》所

  • 王恭毅驳稿

    二卷。明王概(生卒年不详)撰。高铨编。王概,字同节,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明正统壬戌年(1442)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恭毅。王概曾为大理寺卿,在参与审判定案的过程中,他平反了许多错案。《王恭毅驳

  • 新书

    十卷。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

  • 绵竹杨先生事略

    一卷。清黄尚毅撰。尚毅,清末叶四川绵竹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中书科中书。该书记其师杨锐事迹。杨锐字叔峤,亦四川绵竹人,以优贡生考取知县,未就。又考取内阁中书,充会典馆帮总纂,官书成,晋为侍读,

  • 道古堂全集

    文集四十八卷。诗集二十六卷。清杭世骏(1696-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浦,晚年自号秦亭老民。仁和(今杭州)人。清学者,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

  • 春秋考异邮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考异邮》、《春秋考异》。大体上说灾异及人事相通之道,而以《春秋》之事为依据。说风雨气候及物象胜变化与人事政教相应,天垂现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