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语

新语

二卷。亦称《陆子》。汉陆贾(约前240-前170)撰。陆贾楚人,秦汉之际著名的舌辩之士,以客从刘邦定天下。授太中大夫。在吕后掌权期间,被免家居,孝文帝刘恒当权又重任太中大夫。西汉初两次出使南越,都成功地说服了南越王尉佗臣服朝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一再建议刘邦要文治,“文武并用”才能长治久安;在诸吕擅权阴谋作乱之际,力劝丞相陈平靠近太尉周勃,加强将相之间的团结,以免分裂;又在公卿大臣间,游说,故在平定诸吕作乱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汉书·艺文志》著录:“《陆贾》二十三篇。”梁阮孝绪《七录》谓《新语》二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著录:“《新语》二卷,陆贾撰。”今存有《新语》二卷本或一卷本,均为十二篇。是书篇目为:一《道基》,二《术事》,三《辅政》,四《无为》,五《辨惑》,六《慎微》,七《资质》,八《至德》,九《怀虑》,十《本行》,十一《明诫》,十二《思务》。书中多阐述《春秋》、《论语》之文。主张崇王道,黜霸术,识贤任贤,以德教化,修养生息。反对秦始皇的侈骄。提出了“广思而博听”,“进退循法,动作合度,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的卓见。对《新语》真伪的看法,从宋以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认为《新语》是伪书。最初是宋代黄震在《黄氏日抄》中提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一,其文烦细,不类陆贾豪杰士所言,当时无《五经》的称呼,无对偶文;二,《汉书·司马迁传》云,迁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唯《新语》之文不见于《史记》;三,《穀梁传》至汉武帝时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穀梁传”文,与时不符;四,《本行》篇曰:“表定六艺”非贾所为;五,《新语》本儒家书,而今本多道家说等。与之相反的意见则认为《新语》是真书。清唐晏《重补陆贾新语跋》云:“陆氏著此书,去秦焚书才六年耳,其所读者,未焚之《穀梁传》也。至汉武帝时则为再出矣,故所引者今本无之也。”罗根泽亦认为《新语》是陆贾的著作,根本不是伪书。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司马迁曰:‘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陆生乃祖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书》。”《汉书·艺文志》儒家著录为《陆贾》二十三篇,不写成《新语》是把《新语》和其他著作放一起的缘故。”《新语》中有道家之言是很自然的,反映汉初黄老之术的实际情况,符合时代特点。这些都不能作伪书的根据。因此《新语》为真,是研究陆贾思想的可靠史料。《新语》有各种版本:明弘治间李廷梧刻本,明范氏天一阁刻本,万历中胡维新辑刻《西京遗编》本,皆二卷本。民国八年(1919)上海扫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本,《汉魏丛书》本,《诸子集成》本,1956年中华书局排印《诸子评议补录》本。

猜你喜欢

  • 翰林志

    一卷。唐李肇撰。李肇,唐宪宗元和年间自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累官左司郎中。穆宗长庆年间,出为刺史。著《国史补》三卷,《经史释题》一卷。该书署衔“翰林学士、左补阙”,当在元和十四年(819)前后撰成。书前

  • 伤寒补亡论

    二十卷。宋郭雍(1095?-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后隐居峡州(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作者早年业儒学,后潜心医学,另著有《郭氏传家易说》。此书为作者研究伤寒学成果,

  • 通鉴辑览

    即《御批通鉴辑览》。

  • 七巧图合璧 养心堂七巧图 文少堂七巧续图

    不分卷。不知撰人姓名,见于清代中叶。按毛应丰跋其兄毛应观《七巧六书图》,说创自高勾丽,实不可信。宋代黄伯思有《燕几图》,以三种尺寸不同的木几,组合变化。又有明严征《蝶几谱》,因《燕几图》而变通之,燕几

  • 武编

    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后视师浙江,与胡宗宪协谋讨倭寇,因功擢右佥都御史。嘉靖三十九年,卒于通

  • 善女人传

    一卷。清代知归子撰。知归子即彭际清或彭绍升之法号。知归子生平事迹详见《居士传》辞条。《善女人传》是知归子居士在撰写完毕《居士传》之后,就在家女信佛者择其较著名的汇集成书的佛教传记体史书。《善女人传》一

  • 伤寒论注释

    见《注解伤寒论》。

  • 占花魁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传奇共二十八出。此剧根据《醒世恒言》中《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说改编,写汴京人秦种和莘瑶琴的爱情故事。秦、莘二人因避金兵,流落到杭州。秦种卖油为生、莘

  • 疏食谱

    一卷。宋陈达叟编。陈达叟,清漳(今河北肥乡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编有《疏食谱》一书。是书原本未标作者姓氏,明汪士贤《山居杂志》载此书,题作者名为清漳陈达叟撰,没有标明什么时代。《千顷堂书目》也题

  • 读易余言

    五卷。明崔铣(1478-1541)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钟,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后渠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