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舟易学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1141)进士,二十九年六月被荐任太学博士,同年罢免。乾道三年(1167),再入为郎;后又分别在合州、黎州、眉州作过知州,都因为有人奏论而罢官。淳熙二年(1175)任成都转运判官,不久又被劾罢。淳熙八年冬逝世,享年七十四岁。该书专论互体,每卦标有两个互卦之名,而用爻辞加以证明。考汉儒说《易》,多主象占,后孟喜、焦赣、京房流为灾变,郑玄又配以爻辰,都不免有所附会。到了王弼,扫涤旧文,并认为互体卦变都没有什么可取,于是弃象不论。那些纳甲五行,本非易义所重,是完全可以抛弃的。至于互卦及动爻之变,其说见于《系辞》,其法著于《左传》,历代诸儒相承有自,要一概加以排斥,则未免偏颇玄虚,所以李石专驳王弼之学。该书的上卷详言互体之义,下卷有“象统”、“明闰”两部分。“象统”只存一序,其说未完。“明闰”以六十四卦分月,辨明置闰之法。朱彝尊《经义考》认为“方舟集止存二卷”,昆山徐秉义家藏有《易互体例》,卷首不著撰人名氏,只题“门人刘伯熊编”,此本卷首有“竹垞”二字,小印,可能该书后来归了朱彝尊。考《书录解题》载李石《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而《永乐大典》所载《左氏君子例》、《诗如例》、《诗补遗》及此书皆题为“李石《方舟集》”,那么这四种书都应是《方舟集》中所载。徐氏只得其中两卷,所以卷端没有姓名。如今《方舟集》已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成帙,这四种书依其旧例,仍然并入集中。详见《方舟集》。此书现有上海馆藏清代吴氏绣谷亭抄本,书名《方舟先生易学》,二卷,题宋李石撰,刘伯熊编,有清曹元忠所写之《跋》。《四库总目》曾据入此存目。

猜你喜欢

  • 重修成都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玉宣修,衷兴鉴纂。衷兴鉴,高县人,训导。《重修成都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为十六卷首一卷,分十三门,依次为:天文、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列女、经籍、艺文

  • 唐朝名画录

    一卷。又称《唐贤名画录》。唐朱景玄(生卒年不详)撰。朱景玄,江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翰林学士。《图画见闻志》作朱景真,为避宋讳。《新唐书·艺文志》曾题该书曰《唐画断》,《文献通考》称之“《画断》

  • 熙朝名臣实录

    二十七卷。明焦竑撰。焦竑生平事迹见《献征录》条。该书主要记载明朝人事迹。据书前自序称,作者谓明代诸帝皆有实录,而诸臣之事却不详,故撰成此书。书中自王侯将相以至庶人、方外、缁黄、僮仆、妾伎、无不备载。书

  • 古文尚书四种

    二十二卷。清洪良品(1827-1894)撰。洪良品字叙澄,号右臣,别号龙冈山人,黄州(今湖北黄州市)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户部给事中、御史。曾作书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生

  • 开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清朱肇奎修,陈昆纂。朱肇奎,曾任开县知县。陈昆,字友松,邑人,进士,曾任永清知县。《开县志》咸丰三年(1853)刻本,共二十七卷首一卷,卷首为凡例、纂修姓氏、图考。正文分为:卷一至卷十

  • 幸跌草

    三卷。清黄百家(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百家字主一,是黄宗羲之子。浙江馀姚人。本集计有杂文二十篇。其序《卢氏春秋三传纂凡》谓《春秋》本旨皆显以示人,并无暗藏机括,使人如猜谜射覆者,深得圣人作《春秋》

  • 槜李往哲

    一卷。明戚元佐撰。元佐字希仲,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嘉靖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该书记一郡地方人物事迹的著作。“檇李”是嘉兴的别称,本为该县西南之一地名,又作醉李或就李。该书选录自洪武至万历初年籍

  • 树经堂咏史诗

    八卷。清谢启昆(1737-1802)编。谢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间官至广西巡抚。从政廉洁。博闻强识,尤善为咏史诗。著有《树经堂集》、《小学考》、《西魏书》、《

  • 汉溪书法通解

    八卷。清戈守智撰。戈守智字达夫,平湖(今地址不详)人。此书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全六卷分述六门,卷一为述古两篇,前篇为戈守智自撰,叙古来书法源流。后篇题为“名人论书”,实则杂取前人论书之语。

  • 君臣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