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清计六奇(1622-1687?)撰。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先生,江苏无锡人。多年以私塾馆教为生,蜚声乡里,平生致力于晚明史资料搜访与著述。尚著有《南京纪略》、《粤滇纪闻》、《金坛狱案》、《辛丑纪闻》等。《北略》书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后续有增补,共六百四十余篇,三十一万余字。该书上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努尔哈赤初起(通行刊本仅起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06)),下迄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占领北京,记录了近五十年间明北都及中国北部时事概略,书因以“北略”名。是书以编年为纲,杂以纪传、本末诸体,各卷略以时间为次,各篇略以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卷末各缀以“志异”。取材以文献与口碑并重,所记多出于亲历闻见,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内载明清嬗代、明末政治和各地人民斗争史迹颇详,其中记农民起义的篇章居全书过半,所叙起义原因,李自成、张献忠等领袖,起义军的官制、兵制、币制、科举、年号、国号,重大措施和大顺农民军进入北京之事,颇为集中系统,较他书为详。为研究晚明农民起义与民族斗争历史的重要资料。但本书记事偶有与史实不符,又有岁月互讹、死生倒置等,须与他书互相参校。由于清初文禁森严,未能付梓,直到嘉庆、道光间,始有北京琉璃厂半松居士木活字本刊行于世。之后各本均经删改。旧抄足本传世者有二,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本、江苏常熟曹大铁藏本。抄本卷数与通行本《国学基本丛书》同,但比通行本多出二十三篇,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卷首第一篇《建州之始》和卷末《北略总论》叙述本书义例,另有二十五篇可补刊本缺漏错讹者,总计约二万八千字。《明季南略》书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后续有增补。旧足抄本十六卷,通行刊本十八卷。记明崇祯十七年(1644)弘光帝即位南京起至清康熙四年(1665)洪承畴病死福建,共20余年间南明弘光、鲁监国、隆武、绍武、永历诸朝及中国南部时事概略,书因以“南略”名之。首二卷用编年体,以下各以事件或人物为中心,亦略次以时序。作者生于明末,身历明清之际的政治大变动,故其所著《南略》诸书,或凭传闻,或出目睹,收集宏富,叙事清晰。内载南明军政大事、抗清战事与人物、农民起义,兼及琐闻轶事。对史可法、张煌言、瞿式耜、何腾蛟、郑成功、张献忠、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及相关事迹叙述尤详。此书为《明季北略》之续编,是研究南明历史及当时阶级和民族斗争的重要史料,较之后人追记之书犹得其真。清初该书被列入《外省移咨应毁书目》和《禁书总目》。直至嘉庆、道光年间,始得刊行于世。通行刊本为《国学基本丛书》,但遭删窜甚重,文字与内容缺损均多,经与传世的清初旧抄足本对勘,抄本卷数少于刊本两卷,而文字则多出四十四篇,包括记事和《郑成功讨满州檄》,以及《跋》、《纪事》、《志感》、《读书》等约二万字,另有可补刊本缺讹削窜者约一万九千字。其中记叙编纂《北略》、《南略》的经过,刊本亦并缺。《北略》、《南略》版本有浙江海盐朱氏旧藏康熙活字本,北京琉璃厂半松居士排印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铅印本(编入《国学基本丛书》),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中华书局1984年魏得良、任道斌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傅氏钞校书

    六种。清傅云龙编。是编有《殿本晋书考证》不分卷、《殿本隋书考证》不分卷、顾炎武撰《昌平山水记》二卷、顾炎武注《韵补正》不分卷。上述四种,据武英殿本校录,与刻本并无大异,但傅氏校其脱讹,亦可供参证。后二

  • 庆诞记

    二卷。清张邦伸(生卒年不详)撰。其子怀洵补注。邦伸字云谷,四川汉(今成都)人,官至河南固始知县。怀洵嘉庆举人,官至会理州学正。该书又名《稽古生辰录》,体例略似钱大昕《疑年录》,只记其生,不记其卒。凡帝

  • 字諟

    一卷。无撰人名氏,清任大椿辑本。此书《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未著录,不知何时人所撰,卷数有几。惟唐初著述尚有引用之者,此编系任氏据《广韵》所引辑出,凡四则。此编辑入《

  •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五十卷。隋巢元方(约550-630)等撰。巢元方,隋大业中太医院博士,余事不详。隋大业六年(610),巢元方奉诏主持修成《诸病源候论》。此书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四库全书》题《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简

  • 禹贡谱

    二卷。王澍(1668-1739)撰。澍字篛林,又作若林、若霖,号虚舟,自署二泉寓客。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仕纂修官。历官给事中,累迁吏部员外郎

  • 黄梨洲年谱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

  • 麻姑山志

    十卷。清黄家驹撰。黄家驹,字冠北,江西南城人。《麻姑山志》同治五年(1866)刻本,共十卷。卷首为例及图。次考,曰星野、曰形胜、曰古迹、曰人物。次表,曰峰峦、曰泉源。次地,曰物产、曰宫观、曰桥梁、曰坟

  • 四书集说

    二十八卷。明徐养元、赵渔同撰。养元字长善,渔字问源,都是唐山(今河北唐山)人,崇祯十六年(1643)同榜进士。此书汇集朱子《四书或问》及《四书存疑》、《四书大全》诸书以及诸家之说而成,讲解四书,无独到

  • 粤海关志

    三十卷。清彭年撰。彭年,清内府镶黄旗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粤海关监督。是书即于彭年在任时修,至道光十八年修成。是书首为凡例。卷一为皇朝训典,卷二至卷四为前代事实,卷五、卷六为口岸,卷七设官,卷八

  • 圣学知统录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上起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中及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下至朱熹、许衡、薛瑄,共26人。每人各为纪传,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而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