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卷。明王云凤(1465-1517)撰。云凤字应韶,号虎谷。山西和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因劾太监李广下狱,降陕州知州。迁陕西提学副使,历山东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
二卷。清李景星撰。李景星字紫垣,山东费县人,诸生。本书上卷为《虞书》、《夏书》、《商书》,下卷为《周书》,卷首有作者自作的“弁言”和“凡例”。本书主要是发明各篇的大义,偶尔也论及文法。在分段分节处,李
十卷。《二刻》。二卷。《遗文》,一卷。清张符骧(1663-1727)撰。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康熙进士。官庶吉士,太史。学识渊博,对诗学功力尤深。生平笃信程朱学说。著有《依归草》
六集,一百六十一种,一百六十九卷。清陈世熊编辑。陈世熊为乾隆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莲塘,一说号莲塘居士,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唐人说荟》旧有桃源居士辑本,集书一百四十四种,桃源居士不知何许人。陈世
不分卷。明项穆(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项穆,初名德枝,又改名钝,最后更为穆,字德存,号贞元,亦号无称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为项元汴之子。生卒年均不详。万历间官中书。著有《书法雅言》等。穆生于博
一卷。旧题汉诸葛亮撰。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无是书之名。故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甚为有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此书名作《武侯十六策》,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
一卷。明王琼撰。王琼,山西太原人。事具《明史》本传。此书是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时,广集历代守边得失、及己所条画奏疏,合为一书,曰《北边事迹》。书中主张花马池一路三百里,及环县至兰州八百里,皆筑墙掘堑,作
一卷。清张沐撰。沐字仲诚,号起庵。河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内黄县知县。著有《图书秘典溯流》、《史学钞》、《一隅解》、《道一录》、《学道六书》等。以大学古本通属经为一篇
十九卷。明王世贞(详见《弇山堂别集》)编。短篇文言小说、故事集。与《艳异编》同时刊行,也有汤显祖评,取材范围、故事内容、编排体例与《艳异编》概同,分部略有差异,为二十三部:神部、龙神部、仙部、鸿象部、
一卷。清陈乔枞撰。《汉书·儒林传》称,伏生授《尚书》于兒宽,欧阳,大、小夏侯之学皆出于兒宽。到宣帝时欧阳与大、小夏侯之学始立于学官。三家虽同出于一个源头,但却着很大的差异。此书所载三家遗说,一定是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