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栖霞小志

栖霞小志

一卷。明盛时泰撰。盛时泰,字仲交,南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明嘉靖中贡生。著有《牛首山志》、《献花岩志》,俱甚罕见。明代焦罽曾刊行此志,传世颇稀,至清嘉庆中南京甘氏重将此志付梓,孙氏复取甘氏刻本重为刊正,收入《藕香零拾》。栖霞山位于今南京之东60里,齐梁时名为摄山,南朝名德高僧住其间者,前后相继,三论一宗,衰微于北地之后,居赖江左一隅,其中心即栖霞。明代仲章始创千佛岩,隋代复建舍利塔,南朝佛教艺术,仅此一地。此志杂记栖霞的净业堂、般若庵、可容庵、文殊庵、绿萝庵、观音庵、普济庵、大觉庵、污西凹、醒石、迎贤石、石房、唐公岩、天开岩、法华庵、凌虚室、摄山神祠、试茶亭、白乳泉、无碍庵、白云庵、印空安禅师塔、白鹿泉庵、默坐轩、纱帽峰、明月台、乔司马诗、品外泉、禅堂、舍利塔、徐铉、徐锴二题名、游九言所书六大字、赵伯诗、大佛、方丈、退居、冀京兆诗、江捝持碑、明徵君碑、梵志诗石刻、二幢等诸项。,并附摄山栖霞寺供绣佛记、善公碑铭。此志所录,大都留连风物,致意金石,以至千佛岩、舍利塔的妙相庄严,多不暇及,另建舍利塔工匠姓名也未著录。该书收入《藕香零拾》。

猜你喜欢

  • 李刚己先生遗集

    五卷,《附录》一卷。李刚己(1871-1914)撰。李刚己字刚己,南宫(今河北南宫市)人。从学范肯堂、贺松坡。清光绪十九年(1893)乡试,闱艺初出,合肥李文忠公见之,惊曰:“此人材器闳远,异日当与我

  • 华严经论

    一卷。元魏释灵辩(475-522)撰。灵辩,姓氏不详,山西晋阳(今太原市)人。所作《华严经论》原为一百卷,今仅存卷第十一,故题一卷。该书从后魏熙平元年(516)正月动笔,至神龟三年(520)九月而成。

  • 栖香阁诗赋合刻

    一卷。清夏菊初撰,夏菊初,生卒年不详,字闺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王蓉生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为诗、赋合刻。诗多试帖,赋皆馆阁体。有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又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

  • 礼记解尚书

    一卷。清范士增纂辑。此卷以《礼记》成句解释《尚书》,如以“过则称已”解释“负罪引慝”;以“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解释“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制国用”解释“底慎财赋咸则三坏成赋中邦”;以“军法

  • 楚宝

    四十五卷。明周圣楷撰。圣楷字伯孔,湘潭(今属湖南)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是一部专门记录楚中人物名胜的地方志书,大致以人物为主,以山水古迹附之。书分二十五门,曰大臣、名臣、大将、智谋、谏诤、文苑、良史、

  • 大明高僧传

    八卷。明代释如惺(生卒年不详)撰。如惺,号幻为,师从天台宗真清,又从千松得禅师习禅宗,曾住天台山慈云寺,嘉兴楞严寺。《大明高僧传》简称为《明高僧传》。此书写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所题书名中的

  • 节爱汪府君诗集

    二卷。明汪文盛撰。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今湖北崇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官按察使。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安南之役,功成于毛伯温,然而代谋制胜,实汪文盛之功居多,召为大理卿,因病

  • 植物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与当时流行的植物学编排方式不同的普及性译著,当时通行的植物学书籍,一般先论植物之营养繁殖机能,再述植物界的部门品类。《植物学启蒙》全书共三

  • 伸蒙子

    三卷。唐林慎思撰。林慎思有《儒范》七篇,辞艰理僻,不为时人所知,复研精思,再著一书。书编成,用《易林》卜筮,得《蒙》之《观》卦,有“伸蒙入观”之语,因用为书名。是书,采引前代君臣事迹,设为问答,说明治

  • 阅史郄视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