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栾城集

栾城集

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宋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时,王安石行青苗法,他力陈不可,出为河南推官。哲宗立,召为右司谏。司马光废新法,他建议缓行,不听。后迁起居郎、中书舍人。元祐初,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初,上疏谏事,落职知汝州,又贬至雷州、岳州。后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不复见人,终日默坐近十年,卒。谥文定。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认为只有个人的修养、气质、阅历提高了,才能写好文章。苏轼评价其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还说:“子由之文,词理精确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虽各欲以此自勉,而天资所短终莫能脱”,苏辙文章特点于此可略见一斑。苏辙著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及《诗集传》、《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龙川略志》、《道德经解》等,并行于世。《栾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部丛刊》本,《栾城应诏集》十二卷除附于《四库全书》、《栾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外,还见《三苏全集·栾城集附》、《四部丛刊·集部》。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的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本,是本总汇各家刊本之长,并辑录了一批珍贵资料,为目前较好的一种版本。

猜你喜欢

  • 翰苑分书释字百韵

    一卷。清陈劢(生卒年不详)撰。陈劢字咏桥,自署别号四明略识字人,浙江鄞县人。由拔贡任广西知县。此编专为考订正讹字体,以备贡举法守,章奏楷式。仿史游《急就》之例,撰成七言韵语,如“刀力刃分子细,丸凡凡辨

  • 王菉友九种

    四十二卷。清王筠(详见《说文系传校录》)撰。九种有《禹贡正字》一卷、《毛诗重言》一卷、《夏小正正义》一卷、《四书说略》四卷、《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毛诗双声叠韵说》一卷、《教童子法》一卷、《菉友蛾术

  • 苹村类稿

    三十卷。《附录》二卷。清徐倬(1624-1713)撰。徐倬,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人。十岁就童子试,为冠首,十七岁游会稽,受知于倪元璐并受教。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授编修,归养十年,入京转司业

  • 左史谏草

    一卷。宋吕午撰。吕午字伯可,歙县(今属安徽歙县)人。嘉定四年(公元1211)进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漳州知府。其事迹见于《宋史》本传。《左史谏草》收有吕午的奏议六首,后附其子吕沆的奏议一首、家传

  • 调查永定河流图说

    一卷。不著撰者名氏。考书中记载诸事,可知为近代治河务之人所作。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一卷。综观全书,先考清代永定河水势之变迁,再证是河历代之名,接叙治防之法及建筑之工。细分条例,依次排列。后附河图一幅,

  • 呆斋集

    四十五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多所建白,卒谥文安。著有《宋论》、《呆斋集》、《易经图释》等。是集分

  • 远游略

    不分卷。清黄表(生卒年不详)撰。表字君开,吴县(今苏州市)人。表奔走南北,闽粤燕都无所不至,或为人幕僚,或营商业。该书记其一生之经历,兼及时事,康熙间社会情况,及当时各地告谕书疏,如吴三桂征缅之捷报、

  • 泰州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有庆、刘铃等修,梁桂等纂。王有庆,天津人,道光四年任泰州知州,六年复任。刘铃,安徽怀宁人,道光七年任泰州知州。梁桂,江苏江浦县人,廪贡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任泰州学政,道光

  • 振鹭集

    一卷。明陈镐编。会稽(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弘治十六年(1503),孔子六十二代孙袭封衍圣公孔闻韶入觐京师,事毕将还,朝臣咸赋诗赠行。馆阁自大学士刘健以

  • 增订四书贯解

    无卷数。清朱良玉撰。朱良玉先著有《释注大全》,因其过于繁复,另加采择而成是书。书首有自序,采用《朱子章句集注》原本。所谓贯解,列于书的上方,有全旨,有节解,大约从《朱子或问》、《朱子语类》中采录较多,